“天榜”透天机 上天重视德行

人世间除了有官方发布的榜单,民间亦流传着天榜之说,意思就是上天早已决定了谁可以中榜。(Fotolia)

自隋唐确立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一千多年来,为历朝历代选拔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优秀官员。通常,科举考试后会发榜,凡是中举者皆称为“中榜”。中榜者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为解元,会试第一称为会元,殿试第一称为状元,而殿试第二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人世间除了有官方发布的榜单,民间亦流传着天榜之说,意思就是上天早已决定了谁可以中榜。那么,上天又是根据什么定下天榜的呢?史籍中有一些故事透了端倪。

明朝山西天榜开

明朝孝宗弘治辛酉年(1491),山西和顺县有一个粮户,交完粮食后,前往布政司取通关文牒。夜晚忽然梦至一个地方,山西全省的官员都在:太原、平阳、大同的三位知府上座,泽、潞、汾、沁、辽五知位州在前席,其余府县依次列坐。

过了一会儿,有一官吏出现,将所携文书放置在桌案上。山西众官员纷纷说:“山西新举人的天榜到了!”

随即是开榜时间。一名官吏唱名道:“第一名李翰臣,大同府学生。”大同府县官员皆起立应声说:“其人孝友,多为人方便。”唱到第六名陈桂时,和顺县令应道:“其人遵父命,事继母能孝。”

唱到第三十四名时,县官回说:“其人放私债,逼死二条人命。”于是上首中间坐的一名官员举笔将他的名字勾去。到第四十一名时,县官道:“其人不孝,而且让他的弟弟去做佣人。”那名官员遂在他的名字上打了个叉。到第五十九名,则因“其人捏造呈堂供词,挑唆诉讼,受害者几家,死者多人”而被除名。

唱名完毕,中间的那名官员令山西官员推举中举者,并从被推举的二十五人中选了九人,写在最后的榜单中,然后命人马上送入场中。写完后,粮户也从梦中醒了过来,犹记得中举人的名字。

第二天,粮户通关后来到盘陀驿站,恰好遇到了陈桂。他告诉陈桂他今年举人中了第六名。陈桂不信,粮户就将梦中所见一一告知。等发榜后,陈桂果然中了第六名,其余上榜之人也与其梦中所见吻合。

明朝的科举,学子们要先考取童生,再考取秀才,再考取举人的。考取举人后才有资格赴京考功名、做官出仕。图为明(传)仇英《观榜图》局部。(公有领域)

唐朝探花郎梦见中第

陈彦博,福建闽县人,是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庚寅科李顾行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郎。

据《永乐大典》引《闽中记》所载:“陈彦博曾在梦中到了一座公堂,只见里面帐幔华丽,红烛高照。正中大床上设有一案,上有一文书,金字灿然。主事的人说:‘这是明年进士名录,将要奏明上帝。’陈彦博俯身向前观瞧,见一共有三十二人,其中有他的名字。等到发榜,果然和前面的预兆相符合。”

《前定录》也记载了近似的故事:“陈彦博忽梦至都堂,见陈设甚盛,好像是举行大典的陈设。庭中帷幄,饰以锦绣,中设一榻,陈列几案,上有尺牍,望之照耀如金字。陈彦博私下问事主曰:‘此何礼也?’答曰‘明年进士人名。将送上界官司阅视之所。’彦博惊喜,请求看一下名单。那个人将他引至案旁,彦博看见有三十二人,自己的名字在里边。”

唐宰相李固言曾梦见天榜

唐朝宰相李固言,出身于今河北赵郡赞皇县李氏南祖,他为人憨直,自幼勤奋好学,元和七年(812年)状元及第。他历经四朝,出将入相,一生显赫。唐文宗时期他先后任户部郎中、给事中、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御史大夫,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崇文馆大学士、宰相等,唐武宗和唐宣宗时,盛宠不衰,最终以太子少师、东都留守、太子太傅之职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史载,李固言为官清正,为政不计亲疏,主张任人唯贤,他处事认真不谋私利,从不为亲友谋官。尽管他有口吃的毛病,平常不善言辞,但每每议论政事时,则言辞清晰,很有条理。

唐朝宰相李固言,出身于今河北赵郡赞皇县李氏南祖,他为人憨直,自幼勤奋好学,元和七年状元及第。图为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殿试。(公有领域)

关于李固言中榜和显赫的仕途,亦早有预言。在他进京参加考试途经洛阳时,曾去找一个相面很准的胡芦先生算命,先生说:“纱笼中人,不用相问。”等到长安后,李固言听说圣寿寺中有个和尚,可以预知人的命运,便去拜访。和尚也道:“你是纱笼中人。”和尚告诉他,凡是能当宰相之人,神明都会用碧纱笼罩住他们的身体。

元和初年,李固言参加科举考试,一天晚上他做梦去看榜,榜上说“李固言第二人上第”,他不解是什么意思。等到发榜时,他去看榜,却是一个叫李顾言的人中了第二名,而李固言没有考中。这个李顾言后来做了监察御史。

看到天榜看到的却是一个几乎同名之人上榜,但这并没有让李固言气馁,而这焉知不是上天对其将来中举的预兆?元和七年,他终于被点为状元。

而在他中状元的前一年,他去四川游玩,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妪。老妪说:“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二十二年后当宰相,并且将镇守蜀郡。”第二年,李固言果然状元及第,有人作诗以“人镜芙蓉”为题目,意指考试获得第一名。二十年后,他到蜀地做官,后又镇守蜀郡。老妪之语皆应验。

参考资料:

《臣鉴录》
《德育古鉴》
《太平广记》出《续定命录》和《感定录》
《蒲录记传》
《闽中记》
《酉阳杂俎》

作者:周晓辉   责任编辑:李婧铖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