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自有高度 不与蛙蚓争音高

江海不和坎井去争水的清浊,雷霆不会和青蛙、蚯蚓争比声音的高低。(Shutterstock)

在《郁离子》一书中,刘伯温记载了一个寓言,说战国时代,韩垣(音元)来到齐国,为了从齐王那儿求得官职,他献了很多计策,但是齐王并没采用,也没有任用他。韩垣非常愤怒,就讲了很多不好听的话,诽谤齐王。这些传闻被齐王听到了,就下令司寇(主管刑狱的官员)拘捕囚禁了他,并准备将他处以极刑。

       

田无吾求见齐王时,齐王把韩垣诽谤自己的话告诉了他。田无吾说:

“我听说娵(音居)萌对驯象很有功夫。他到了北边的义渠,凭着驯象的本领向义渠君求职,但是义渠君没有答应他。娵萌退出后,就在旅馆里诽谤义渠君。旅馆里的人们劝他说:‘不是我们君王不听信你的话,只是我们这里找不到大象啊!’娵萌听了,心中一阵羞愧,就回家了。”

“而医胡去到魏国,看见魏太子神色游离不定,并且上气不接下气,于是就说:‘太子生病了,若不赶快治疗,那就不可救药了。’太子听了很愤怒,以为医胡在诽谤诅咒自己,就派人杀了医胡。医胡死了,魏太子也因治疗不及时,得病死了。”

田无吾说:“那些凭着智计向人求职的人,若结果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就心生怨恨,是不对的。而听了他人建议的话,却不详细体察是非,反而心生怒气,并仇视他,这也是不对的。”

“我听说:‘江海不去和坎井争水的清浊,雷霆不会和青蛙、蚯蚓争比声音的高低。’君上对那些浅陋而又固执的人,就那么值得动杀机吗?”

齐王听了田无吾的这番话,想了一想,就释放了韩垣,没有再和他计较。

在这则寓言中,刘伯温想告诉后人什么呢?因时光远去,后人终是无法穿越时空,回到大明朝,向刘伯温当面请教。读罢这则故事,笔者心中感慨良多,神思倒也漫无天际地“穿越”了一遭。

古人云:“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大意是说,不要去争一时的成败得失,只追求自己能增长知识与能力。韩垣的计策没有被采纳,也没有得到齐王的任用,因此心生怨恨,将满腔的不悦化成仇恨,诽谤齐王,差点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能换个角度审度一番,放下心中的愤恨,转而努力地完善自我,活出更好的自己,才是善待己身。

如果齐王初始听到诽谤,不急着仇恨泄愤,而是能反过来看一看、锤炼一下自己,从愤怒中超脱,把胸怀放大放宽,一个保有这样心态的君王,是否会更利民、利国又利己?

生命来在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命运的造化,谁也代替不了谁,谁的命运也无法被轻易左右。在人生这条路上,生命不是在一味的收获。在命运的旅程中,是舍是求,只在一念之间。

一粥一饭有暖凉,一求一取有得失,一朝一夕有明暗。品尝的滋味只在自己心里,看到的风景也只在自己眼里。若能心怀平和,无论风和日丽,还是风雨大作,都会成为专属自己的美丽,这些也只有能驾驭自己的心的人才能体会。

如果人能拥有宽广的胸怀,就不会因为急于追求,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不会因为急于否定他人,导致两败俱伤;不会急于攻于心计,而把自己变得世俗平庸。

当生命有了一定的宽度,自然会像大江大河一样,不去和坎井计较水的清浊。当生命有了一定的高度,自然会像雷霆一样,不会和青蛙之流比试声音高低。而心灵的高度和宽度,却是在舍弃心中的执念时,自然升华,自然得到的。

(据《郁离子‧韩垣干齐王》)@*

作者:宋宝蓝   责任编辑:王愉悦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