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篇巨著《西游记》一开篇,就带着雄浑的气度。小说作者吴承恩讲起天上、人间与地下,洋洋洒洒,犹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一般,信手拈来。这部著作讲述了生动的修炼故事,不同章回之间还穿插着许多精彩的诗词。许多诗词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难怪有学者会认为,《西游记》中的诗词还有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之功效呢!我们来看看吧。
1.“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
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第二十六回
这首诗中“心上刃”,即忍字;“寸边而”,则是“耐”字。悟空等人偷吃人参果,被道童大骂不止。悟空又恨又气,直恨得钢牙咬响,火眼圆睁。最终忍耐不住,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教他们都吃不成。后来又与镇元大仙大战一场,唐僧等人被拘,导致取经之路受阻。
悟空抓着气恨不放,也就无法做到“上士无争”,更无法像“圣人怀德”一样了。出了问题,不是耐心去沟通,而是直接动用武力。表面看似刚强,可是他的刚强,在更高的正神面前,却是脆弱不堪。
他用武力推倒仙树,跑遍三岛都没有找到活树的方法。更高境界的菩萨,她的慈悲与神威,才是真正的刚强,不费吹灰之力,用仙家法术救活了人参果树。所以诗文咏叹:“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2.“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
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
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
古来阴鸷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第十一回
这首诗是第十一回开篇辞。百年岁月犹如流水,匆匆而逝。记得昨日还面如桃花,今朝却已鬓白似雪。一生劳苦打拼事业,只如水上浮沫,终是带不走。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白蚁摆的阵式残破了,方才知晓一切都是幻影;听闻杜鹃的哀切叫声,方才急切地想回头。从古至今,人们积下的阴德能够延长寿命,一生为善者,即使不求上天赐福,上天也会为他思虑周全,安排得妥妥当当。
3.“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第三十一回
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本是天界披香殿侍女,黄袍怪是奎木狼星官,二人心生私情,私自下凡,作了13年夫妻。他们的姻缘将尽之时,取经团队出现了。
悟空洞若观火,看到了侍女对黄袍怪的浓情,舍不得离开吃人的妖怪。为了唤醒她,悟空就以孝道启迪她,借传统伦理启迪她的神志。悟空对她说:“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百行之源,万善之本。你怎么能陪伴妖精,却不思念父母呢?”
“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诗经·蓼莪》。大意是,父母生我养我,处处呵护我。可怜我的父母,将我抚育成人,实在太辛苦。
悟空没有人的情,自然出语犀利,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一下戳穿蒙蔽公主心智的外壳,揭开了蒙在公主身上那层由各种情愫、犹豫迷惘、爱恋不舍结成的重重纱帐,帮助她了断了这桩孽缘。
4.“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第三十六回
这首诗很特别,全诗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 茯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小说作者能从几千味中药材中,选出这几味药,契合小说描述的情节,而且作者用的每一种中药,都代表着特定的意思。“益智”谐音意志,指唐僧奉唐王之命远赴天竺取经,一路走来矢志不渝;“王不留行”指唐王排驾亲自为唐僧饯行;“三棱子”,喻指三个徒儿悟空、八戒与沙僧;“马兜铃”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马儿铃铛响,唐僧师徒与白龙马匆匆赶路,一路走来风尘仆仆,不畏艰辛。“茯苓”谐音“佛灵”,喻指西天佛祖;“防己”,比喻唐僧修心束己,保持着清净的心地;“竹沥”是很纯净的生命之水,比喻唐僧取经路上,不断修心,经过层层净化后,获得永恒的纯净;“茴香”谐音回乡,隐喻唐僧师徒取经成功,返回故乡。
作者选用的中药名与诗文以及小说主题浑然一体,诗文之巧妙结合,令人钦佩叹服。
5.“皓魄当空宝镜悬,山河摇影十分全。
琼楼玉宇清光满,冰鉴银盘爽气旋。
万里此时同皎洁,一年今夜最明鲜。
浑如霜饼离沧海,却似冰轮挂碧天。
别馆寒窗孤客闷,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临汉苑惊秋鬓,才到秦楼促晚奁。
庾亮有诗传晋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光浮杯面寒无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处处窗轩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
今宵静玩来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园?”——第三十六回
这一回的题目是“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经历平顶山磨难后,唐僧摆正了与悟空的位置,随即解决了隐藏在磨难之后的各种因缘,诸缘自然平伏。取经之路由此前进了一大步。
师徒一行来到乌鸡国宝林寺。在悟空眼中,宝林寺是个比世俗还要世俗的地方。僧人之间不仅分等级,还有官位,缺少出家人的慈悲心怀。为棒喝众僧,悟空掣出金箍棒耍了一番威风,打掉了僧官的世俗气儿。原先拒绝唐僧借宿的僧人,领着众人出门迎接唐僧。
善的含义中,不仅有忍耐、谦让,还有威严,看到同门不正确的状态,应该帮助修正。修行功果利己利人,自然透着慈悲与威严。以前唐僧看不惯悟空动用“武力”,这回或许唐僧明白了善其实还有其它的意义。当他心境升华后,外界自然相由心生,他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夜空,皎洁的月光倾洒大地。所以,应景作出了这首诗。
悟空也借月华之际,也吟咏作诗: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
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悟空对月吟诗,旨在说明修行之路,亦如月圆月缺,需经重重磨难。悟空所说月中有规绳,是说月分为上弦、下弦、有晦、有望。取经之路也是如此,有顺,有不顺,有光明,也有黑暗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功到自然成时,自然会见到佛陀,即悟空所说“志心功果即西天”。每一次月圆或月缺,都是一次心灵超越,心性升华的契机吧。
读罢悟空对月的见解,领会他的诗文,是否觉得此时此刻的孙大圣,没有挥舞金箍棒时,同样很有文艺风采呢?@*#
作者:杜若
责任编辑:李梅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