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07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编译报导)《纽约时报》周五(7月26日)报导说,因贸易战冲击出口,美国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顾客、已减少从中国的进口;中国的海量商品也在寻找新买家,但这可能不会是件容易的事。
前奥巴马政府财政部官员、现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员布拉德·塞瑟尔(Brad Setser)说,即使中国跟其它国家达成新的贸易协定,它仍将面临为其生产的大量制成品寻找市场的压力。
“目前世界上绝对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取代美国,与中国的制成品贸易达到每年接近4千亿美元的逆差。”他告诉纽时。
本周,中共正式重启建立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努力,并希望在十一月之前达成一项协议,帮助打开从澳大利亚到印度的多个市场。
此外,北京还在设法保持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三方贸易会谈。但是上述两个协议都不太可能达成或取得显着进展,因为中国的潜在自由贸易伙伴有太多担忧的理由。
最核心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消化中国向美国销售的海量商品。中国每年对外的商品贸易顺差达1万亿美元,比它从世界购买的多得多。而其中近半数顺差都来自美国。
即便在美中贸易战期间,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总值减少8.5%。中国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出口也只增长了2.1%。
换句话说,世界其它地区的消费加起来也无法赶上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纽时表示,在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二年,当前的问题在于,如果美国不买,那么谁可能会购买中国多出来的工厂商品。
此外,中共跟区域邻国在多个行业存在竞争。在许多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上,比如:手袋和低成本服装,中国的许多邻国也都希望出口这些产品。同样的,农产品也是亚洲国家趋同的产品之一,也是多国希望能够增加出口的领域。
为保护国内产业,中共对这些邻国也保持高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若要和其它国家签约,就必须降低这些壁垒。
纽时报导,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担心,如果削减关税,制造商为了逃离中国不断上涨的工资,将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寻找成本更低的避难所。
但从去年5月开始,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中方领导人显露出愿意“两害取其轻”,表态希望降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行业的保护壁垒,以换取跟邻国交换市场的愿景。
“我们将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总水平,努力消除非关税壁垒,积极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在大连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会议上说。
不过,中共想赢得邻国支持可能是一项艰巨任务。以印度为例,印度的人口规模和快速增长,有可能成为中国商品的潜在大买家。但印度是世界上保护自己最厉害的大国经济体之一,它也担心中国的低价进口商品会大量涌入、损害国内产业。
当然,印度的制药商希望向中国出口更多的仿制药,计算机(电脑)编程等服务行业也希望能让更多印度程序员获得去中国的临时工作签证。但中共对这两个领域却一直持谨慎态度。
而且即使能跟印度等亚洲国家达成协议,中共能从中受益多少也很难说。许多潜在成员国,如日本和韩国,本身就是极具竞争力的制造商,可能不会进口太多产品。
简单说,中国想要的,除美国外、其它国家给不了;而其它国家想要的,中共又不肯给。
上周,中共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放缓至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是因为同美国的贸易战已开始冲击其关键出口领域。全球企业如今正纷纷寻求将产业链转移到其它国家,以避免发生长期贸易战的可能。
因短期内看不到出路,中共需要为它制造的产品寻找新的市场,解决其在汽车、钢铁和其它全球贸易主要产品上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个过程可能导致更多的工厂生产活动放缓和关闭,失业问题增加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林妍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