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思慕如何表达?周人妙喻代代传

葛。图取自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公有领域)

中华文化中的成语来源既久又广,内涵意味深长,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一日三秋”这一词语,一情绵长有多长?它从春秋时代延续到如今。

《采葛》

       

《诗经.王风》中的《采葛》一诗三句(称为“三章”)吟唱: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一年四季中秋风萧瑟,最易引人怀念彼人的心绪。诗人情思曲折幽长后来复合成了“一日三秋”的成语,比喻一天不见宛如三个秋天[1],或三年那么漫长,比喻思慕心切。

时间由于心情感受的因素,对不同情境中的人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感受。“一日三秋”很能形容思念的情深、情切。例如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丈夫在书信中表现了与妻离别,相思情深,诉说“一日三秋”还不足以形容——“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图取自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公有领域)

因为《诗经》的诗歌意义、寓意和产生的情境、作诗对象大有关联;时代久远了,描述情境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很有限,让后人产生很多想像和推测。有古人以为《采葛》的“一日三秋”“当作怀友之诗”(姚际恒 《诗经通论》 )。

另外,《毛诗正义》说“《采葛》,惧谗也。”“一日三秋”是表达臣子“惧谗”的心情。就说东周桓王(?-前697年)之时,政事不明,臣子无论大小事出使,离开了国君,常常被小人谗言所毁,因而心生恐惧,借着这首诗表达了“惧谗”的忧闷。臣子出使离开朝廷不见君主,派遣出使之事从小到大,耗时不同,忧虑也随着耗时造成的隔离、疏远而越来越深化。

古人言简意赅,在诗中更能见到这般功夫。我们看到《采葛》言辞简练,短短几个字,意思完备呈现无遗。“葛-月”、“萧-秋”、“艾-岁”的连结不仅协韵,而且意思切合情义。不知道当初诗人选用这三种是否别具深意?但是,我们从某一层面来看,采葛、采萧、采艾对应的事情大小不同,耗时长短也都不同。

葛生于初夏,到了盛夏就可以采葛用来制作衣服,一个夏天能够做完,算是小事出使;萧又叫荻、荻萧,具有馨香,采于秋天用来准备祭祀,祭祀是国之大事;艾必需经过三年方可治病,积时成“三岁”才有大用。采葛积日成月;采萧积月成时;采艾积时成岁。从采葛、采萧到采艾,可以对应到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兮的某种意境,层层递进。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图取自日本江户时代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公有领域)

后人用“一日三秋”表思慕,在诗词中常见。如《答许询诗》(魏晋.孙绰) :“一日不见,情兼三秋”;《有所思》(唐.杨炯)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更将一日用三秋来计算,堆叠三秋,小别一年就酿成“千年”的思念,诗人的情思何其辗转曲折幽长呀!现在人心中若响起“一日三秋”的思慕,可知那是遥遥上接周代时人的情思啊!

注[1] 唐·《毛诗注疏》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中华文化300问】系列待续-

作者:允嘉若

责任编辑:王愉悦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