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调研:年轻人识别假消息有困难

假新闻, 新闻报导,网路资讯,资讯真伪
(123RF)

据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很多年轻的阅听众都不会判别网路资讯的可靠性,比如,他们通常看不出广告和新闻报导之间的差别,也分辨不出消息来源的真伪。
「许多人认为,因为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很熟练,他们对从那裡得到的资讯也同样敏感。」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的第一作者萨姆.怀恩伯格(Sam Wineburg)说,「我们的研究则显示,真实情况正相反。」

       

撰写研究报告的是怀恩伯格创立的斯坦福大学历史教育小组(SHEG)。在罗伯特.麦考密克基金会资助下,小组从2015年1月着手这项研究。此前,对学生如何评估网路资讯,以及如何教授他们评估新闻来源所必需的技能,都少有探究。

判别资讯真伪是素养

作者们担心,眼下围绕公众议题的假资讯传布如此容易,会威胁到美国的民主。作者之一的SHEG主任布雷克斯通(Joel Breakstone)设计了教学生判断资讯原始来源的社会研究课程,教义迄今被下载350万次,并被几个学区使用。

新的研究报告论及新闻素养,以及学生评判网路资讯真伪的能力,这些资讯包括Facebook和Twitter文章、新闻网站上的读者留言、部落格文章和照片等等,是公众舆论赖以形成的源头。要点在于,学生应有能力找到消息的作者,并判断来源是否可信。

学生缺乏准备令人吃惊

研究人员让教师、大学研究员、图书馆员和新闻专家利用专业知识设计了15道适合年轻人的测试题--国中、高中和大学各5题。研究者写道:「在每一层次,我们都为学生的缺乏准备而吃惊。」

1. 作者身分和赞助内容

国中生被测试的是判断推文或文章可信度的基本技能。其中一题,请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不能相信由银行资助、银行高管写的财务规划文章的内容。研究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未将作者身分及赞助者作为不足採信的原因。

另一题让中学生看网路杂志Slate的首页,识别哪些是新闻哪些是广告(后者一般带优惠代码)。学生能够很容易地从新闻故事中识别出具有优惠券代码的传统广告。结果受调的203名学生中有八成以上将带有「赞助内容」标籤的广告文章当成了真实的新闻报导。

2. 熟悉社交媒体的惯例

对高中生的测试中,有一项是看学生是否熟悉社交媒体的重要惯例,包括帐户已被Twitter和Facebook验证为合法的蓝色勾勾。

学生被要求评估宣布唐纳德.川普为总统候选人的两个Facebook文章。一个来自经过验证的福克斯新闻(Fox News)帐户,另一个来自看起来很像福克斯新闻的帐户。

结果,只有1/4的学生要看蓝色勾勾。有三成学生认为假帐户更值得信赖,判断依据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元素。表示学生们更关注社交媒体的内容,对资讯来源及其真假缺少概念。

3. Google搜寻涉复杂判断

大学生被要求判断他们从Google搜寻中获得资讯的真伪,因为网际网路的开放性往往让人搜得相互矛盾的结果,真相与谎言溷在一起。

其中一项任务,大学生须判定首倡节育的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是否支持由政府出资的安乐死。Google搜寻出的数十个网站给出的资讯大相径庭。

研究人员说:「和政治有关的主题,要理解搜寻结果更具挑战性。有电脑素养的学生应有知识和技能在鱼龙溷杂的结果中找到准确可靠的资讯。」

另一题则要求大学生评估网站的可信度。研究人员发现,文章产量高的网站、链接到有信誉新闻机构的网站,以及有精致的「关于我们」(About)页面的网站,更容易让学生相信其真实性而不会产生太大怀疑。

学生提高资讯素养迫在眉睫

学者们评估的数据来自12个州的7,804名参与的学生。怀恩伯格下一步的计画是帮助老师们用这些测试来追踪学生的真伪判断力、依此调整教学。他也设想对教师进行培训,与他们携手对年轻人展开相关教育。据悉,在当地高中的试点课程已开始。

研究人员也将制作专题片,以强调「资讯素养」与「公民知情」这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编译/记者陈洁云

转自台湾大纪元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