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中妻子的真实地位

列女传仁智图
东晋 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摹本)之卫灵公、灵公夫人。(公有领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三千年前的先民们,用朴素而热情的笔调赞颂了女子出嫁的场景。成家后,男子在外建功立业,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同甘共苦相伴一生。原本是传统家庭中平凡而和美的生活,却在当今社会中被解读成女性的悲剧。

       

关于传统女性,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言一行都被传统道德约束,嫁为人妇后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为夫家操劳一生,还要忍受妻妾成群、随时可能被休弃的厄运。

但是,这真的是传统妻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吗?若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翻阅那些流传千古的泛黄纸页,或许能够探寻出几分真相,了解古人对夫妻关系的真实解读,以及妻子对家庭的贡献和肩负的职责。

夫者扶也,妻者齐也

在经史典籍中,夫妻被视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周易》中说,天地生成后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有了男女之别,之后才有夫妻、父子、君臣等人伦关系,随之也有了上下、礼仪的概念[1]。夫妻关系堪称人伦之始,正如《史记》所强调的:“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中庸》更讲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古人将夫妻关系置于君子修养自身的起点,而它最高深的境界,是与天地间的正道相通的。由于夫妻关系能够衍生出父子、兄弟姐妹、亲族等一系列关系,最终编织成整个社会的关系网,因而夫妻关系是整个家族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夫妻各守其道,各守本分,才能让家庭和睦,家风端正。

再进一步说,夫妻之道是关乎国家兴亡盛衰的大事,也就是所谓的“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2]。儒家文化把夫妻、父子、君臣、长幼、朋友,定为五大人伦,更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齐家在治国之先,欲齐家先正夫妻之道,既然夫妻关系如此重要,古人怎么会只重视丈夫而贬低妻子呢?

那么,古人对夫妻是如何定义的呢?《白虎通》这本书谈到:夫者,扶也;妻者,齐也。[3]丈夫是一家的主心骨,有率导、扶持的责任,由他来支撑家庭生计、规范家庭秩序。而妻子,就是和丈夫肩负同等责任的人,也就是夫妻一体,齐心协力把小家庭打理好。而妻也叫做“妇”,即服也,也就是要操持家务,照顾家人。已婚女子具备的这两种称呼,或许恰恰暗示了她们要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担着更多的职责。

女子主内,家中宰相

夫妻一体,但是男女有别,专长各异,正是“一阴一阳谓之道”[4]。男子代表阳刚,女子代表阴柔,古人根据阴阳之道,确立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伦理。这个尊卑,并非简单的高贵与卑贱的定义,而是取法天地得出的生活智慧。天属阳,在上为尊,意味着男子处事要像天一样刚毅,自强不息;地属阴,在下为卑,意味着女子为人应像地一样谦卑重德,包容万事。

而具体到夫妻生活中的职责,也就涉及到内外之分。丈夫在外,为君者励精图治,富国强民;为臣者尽忠职守,辅佐江山;为将者,南征北战,保家卫国;为民者,渔樵耕读,辛勤劳作。妻子在家,则是谨守妇道,相夫教子,打理家中财产,协助主持家祭礼仪。《礼记》有言:“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男子不过问家务事,才能专注于事业的发展;女子不干涉丈夫外务,才能专注于酒食、女红等家事,照料好整个家族,也免却丈夫的后顾之忧。

可能有人会认为,古代女子一生似乎就是为丈夫而活,毫无个人价值可言。殊不知,君主为国家政事操劳,将相为国计民生操劳,普通百姓为养家糊口操劳,哪个男子又是为自己而活呢?这不恰恰证明传统文化中,人人为他的无私美德吗?况且女子相较于男子,柔弱细腻,心灵手巧,真的是宜室宜家,更能够在家庭的一方小天地中贡献自己的心力。

古人更喜欢把夫妻比做君臣,丈夫是一家之主,那么妻子就是家中宰相了。所以当家的媳妇也有“主母”之称,表明她和丈夫一样,是受到整个家族的敬重的。而在教子一事上,贤良淑德的妻子才能培养出下一代的君子、淑女,这更是关乎家运乃至整个国运的大事了。所以说,世有贤女,方有贤妻;有贤妻方有贤母,有贤母方有贤子。在男儿因立德、立功、立言而彪炳青史的时候,在幕后的女子,对传统文化、道德,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传续作用。这样说来,妻子是丈夫最为倚重的肱骨大臣,也是家人衣食住行方面最依赖的人,她们怎么会得不到夫家的重视呢?

婚礼为本,女教为重

自周公制作礼乐起,传统婚礼就具有繁复的程序和深厚的内涵,经历代风俗变迁略有变化,大多离不开三书六礼等核心内容。正是名正而言顺,男女的结合、名分的确立,是对上关乎祭祀、对下关乎后代的大事,因而“昏礼者,礼之本也”[5],古人几千年来都保持着传统婚礼的基本仪式。

婚礼中的许多环节,都能反映出古人对妻子的器重和期望。比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节,男方都要在女方的家庙中举行,在祖先的见证下表示彼此的恭敬谨慎;迎亲当天,丈夫要象征性地为妻子驾车,待车轮转过三周后再由车夫驾驶,表现夫妻间相敬又相亲之意;夫妻用一瓠瓜剖成的两瓢饮酒,称为“合巹酒”,表示夫妻一体同心,相齐相偕。

在进入夫家的第二天清早,新妇也要行妇礼。她沐浴清洁后,郑重拜见公婆,完成一系列祭拜之礼,表示谦卑孝顺之心;礼成后,公婆从西阶下堂,新妇从主人使用的阼阶(东阶)下堂,表示新妇从此接任管家重担。《礼记》中说,这些礼仪都是期望妻子做到“顺”,孝顺长辈,和睦家人,这样才是家业兴旺的保障。

古人对妻子寄予厚望,女德教育便是女子人生的必修课了。古代女子十岁起,就要接受老师一样的“傅母”的教育,学习言行举止温婉柔顺、听从尊长教诲,学习养蚕缫丝、纺麻织布、缝纫刺绣等女红技能,学习祭祀中准备哪些祭器、祭食以及摆放的规矩。在出嫁前三个月,她们还要接受紧张的“婚前培训”,掌握德言容工,学成后还要通过向祖先祭告的方式,昭示女子柔顺的德行已经具备,可以嫁做人妇了。

除了言传身教的女德教育,历史上还出现许多规范女子言行道德的书籍,以《列女传》和“女四书”为代表。或许有人认为,这又是对女子的歧视和禁锢了,但实际上,古人认为夫妻理想的关系是“夫义妇顺”。《荀子》就认为,人夫要做到“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也就是尽力取得功业却不放纵淫乱,尽力亲近妻子却保持一定界线。丈夫做到了义,做妻子的自然也就夫唱妇随,成为一名温顺体贴的贤妻。

至于为什么古人一直强调妇德,却很少提及夫德,这大概还是出于“男正位乎外”的考虑,夫妻关系、家庭事务并不是男性生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古时候那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不是绝大部分都在劝导、规戒男子的言行和道德吗?一名具足仁、义、礼、智、信等贤德的男性,也一定会是个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

那么这样看来,关于女德的书籍就少得多了,难怪编写《内训》(女四书之一)的徐皇后,要感慨世上“独女教未有全书”了。所以,我们更应该感谢这类典籍的传世,让今天的女性也能够重新找回传统的妇德。

拜读圣贤留下的文字,会让我们惊讶地发现,传统文化和道德中,夫妻之道竟然是人伦之始和治国之重,妻子更在家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家有贤妻,是每位家庭最大的福气。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重视和要求,或许也应该让今天的女性深思,自身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何其重大。

注释:

[1]《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2]《易经·彖传》: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3]《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夫者,扶也,扶以人道者也;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

[4]《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出自《礼记·昏义》。#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作者:兰音

责任编辑:古言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