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中谈判临关键转折
未来四大看点

中美谈判
3月28日及29日,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政部长史蒂芬‧姆钦(Steven Mnuchin)周四抵达北京,与中共副总理刘鹤展开谈判。 (GREG BAKER/AFP)

【大纪元2019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综合报导)去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根廷的晚宴上达成贸易战暂时停火90天的共识,截至三月底,美中官员已进行五轮面对面谈判,并且通过视讯及电话进行了几次谈判。

       

3月28日(周四),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政部长史蒂芬‧姆钦(Steven Mnuchin)抵达北京,与中共副总理刘鹤展开了连续两天的谈判。4月3日,刘鹤将率团赴美继续会谈。双方致力于四月底达成协议,结束一年来的贸易冲突。3月28日在北京展开新一轮谈判前,传出中方做出多项前所未有的让步。此外,据传在这一轮的谈判中,美中官员进入针对协议文本的中英文逐行核对阶段,这意味着美中谈判或已进入关键的转折,越来越接近达成协议的目标。

一、美国通俄门调查报告有利特朗普 中共大失所望?

3月24日或许是特朗普总统上任后心情最愉悦的一天,通俄门调查结果还他清白,摆脱了两年多挥之不去的阴影。专家认为,这将大增特朗普在2020年连任总统的机会,同时更强化他在对华贸易谈判上的有利地位,增进北京与美方达成协议的意愿。

过去,中方对美国的谈判采取拖延战术,等待对华强硬的特朗普总统因通俄门调查结果不利而失去连任机会。在美国通俄门调查终结后,中方对外发言出现微妙转折。

雅虎财经网站报导,三月份最后一周,中国在北京主办“中国发展论坛”(China Development Forum)。中共监管机构高级官员在论坛上表示将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并且公开回应美国谈判代表一直在推动的结构改革核心问题,不再坚持其在一年前反对美方要求的强硬立场。

中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前中共财长楼继伟24日在论坛上表示,美国在美中贸易谈判中提出的要求,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开放市场准入,以及取消保护主义政策等,都与北京目前的改革方向一致。

对于金融改革,中共央行行长易纲在论坛上表示,虽然面临一些内部阻力,不过,他相信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可以使中国人受益。

中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国金融业已做好进一步开放的充分准备,如果“美国认为我们(开放速度)太慢了,我们可以加速”。

3月28日,准备出发前往密歇根州参加集会活动的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告诉媒体记者说,他不能评断通俄门调查结果是否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产生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各国(对美方要求)都有很好的回应,美国对中国及其它国家的贸易谈判都进行得很顺利,而且美国经济的表现领先其它国家,有很强势的美元。

3月29日,特朗普在佛州海湖庄园表示,贸易谈判进展顺利,这个谈判包含非常全面、非常详细的问题。

“我们多年来一直与中方讨论这些问题,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协议, 如果不是,我们不会签署。”特朗普补充说。

这是特朗普在三月份最后一周对美中贸易谈判的两次公开发言,除此之外,当周,特朗普所发的推文没有任何一则与美中贸易谈判有关。这意味着,特朗普总统在摆脱通俄门调查阴影后,知道原本期望以拖待变的各国政府,将会正视美国关切的贸易不公问题,积极应对美方要求。

可以预期的是,挟着美国经济表现佳的优势,特朗普未来推动国、内外事务将更为胸有成竹及得心应手。

二、美中贸易谈判有进展 中方提出更多让步

截至三月底止,可以比较确定的是,北京已向华府提出六年内加购1.2万亿美元美国产品及服务的承诺,以期能将对美贸易顺差降为零。除了加购产品外,中方亦承诺对美国开放市场以及保护知识产权。

路透社此前曾报导,美中双方的贸易协议包括六个结构改革领域:强制技术转让和网络盗窃、知识产权、服务、货币、农业和非关税贸易壁垒。

三月中旬,中共两会通过《外商投资法》。这项法案北京推迟了三年,直到特朗普政府采取对华强硬政策,北京才开始再度检视该法。依其规定,中共官员如果继续强制外商转让技术,将被刑事起诉。

美国官员27日向路透社透露,中方对强迫技术转让的谈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提案。“他们在讨论强迫技术转让,这是他们以前不想触及的话题,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细节方面。”这位官员说。

中共财政部27日公告,从6月开始,电动车顶格补贴额将由每辆人民币(下同)6.6万元下调至2.75万元,并且取消不得高于国家补贴50%的地方补贴。“新浪财经”分析,取消补贴是中方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的让步。美方要求中方应改革补贴措施,取消对特定产业的补贴,当中包括电动车。

《华尔街日报》3月28日报导,中共总理李克强周一(25日)在一场会议中表示,北京正在考虑在自由贸易区开展“自由化试点”,向外国公司开放云计算市场。

出席这场会议的外商包括IBM、辉瑞、力拓、宝马及戴姆勒等公司。

知情人士称,云计算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是美中贸易谈判中双方僵持不下的主题,中方谈判代表在29日向美方提出愿意让步开放云计算市场的提议。

3月28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北京将大幅扩大外国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此举让外界猜测,中方不久可能会宣布新法规,增加外国金融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准入。

3月29日,莱特希泽和姆钦在北京结束新一轮贸易谈判之际,中共证监会宣布,已经批准了摩根大通(JPMorgan)和野村控股(Nomura)在中国申请的建立股权过半的公司。

三、目前难解议题有哪些?

3月29日,美中结束新一轮面对面谈判后各自发表声明。白宫在声明中说,双方“对谈判和重要的后续进程,进行坦诚和建设性的讨论,并继续取得进展”。中共官媒发表的声明则说,双方已经讨论了协议文本,并取得了“新进展”。

逐行检视协议文本中英文版本

莱特希泽曾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目前美中谈判在讨论的协议文本多达120页(财长姆钦此前曾表示达150页)。美中近期谈判重点之一是协议文本中英文版本的逐行检视,澎湃等中国媒体以“谈到现在有多艰难”为题,对此进行了报导。

该等报导以一段小插曲形容这部分工作的艰难。报导说,双方工作团队通过视讯“逐字逐句地就协议文本进行谈判”。在一次涉及农业问题的内容时,双方在一个单词上僵持不下,在视讯会议中争执了两个多小时。到最后,仍是无解,只好“暂时搁下”。不过,报导中没有提及该单词的细节。

新一轮谈判聚焦《网络安全法》

几位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美中高级官员在3月28日及29日的新一轮谈判中,花了很多时间在讨论中方提出的云计算开放提案,核心争议是中共的《网络安全法》。

莱特希泽领导的美国谈判团队一直在向北京施压,要求放宽对美国云计算和其它高科技服务提供商以及跨国界数据流的限制,这是美国企业相当关注的领域。

中共自2017年公布《网络安全法》以来,已经制定了数百条规范软件、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的规则和标准,造成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该法规定要对运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外商,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以确保数据系统的“安全及可控性”。

到目前为止,北京并未列出符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义的外国运营商,而是对该规定做了更广泛的解释,认定只要是拥有数据流的外商,都是会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构成威胁的公司。

因此,在中国运营的美国公司,无论是科技、银行或者能源等领域,都被要求将其网络数据保存在中国,以及在许多情况下必须采购中国供应商的服务器、路由器和其它设备和产品,不遵守规定者,会被撤销运营许可证。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谈判代表一直在敦促北京明确界定哪些公司会被视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据了解,在最近的讨论中,中方官员提出根据外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界定此类运营商的想法。依其定义,如果在华美国公司的运营仅占中国大陆该行业的一小部分,则不受《网络安全法》规定的数据本地化要求的限制。

执法机制尚待解决

美方表示虽然谈判有进展,但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如何执法的机制以及美国和中国相互取消关税的时间表。

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课10%关税,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对1,100亿美元美国产品加课等值报复性关税。

北京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未履行入世承诺,对于其在过去几十年来与美方双边谈判所做的承诺,亦都束之高阁。有鉴于此,美方在这次谈判中相当重视执法机制。

特朗普总统1月31日在白宫接见中共副总理刘鹤,莱特希泽当天向特朗普报告谈判进展,两次提到执法时都连说了三次。

他说:“我们最关注的重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停止强制技术转让、保护知识产权、农业和服务,以及执法(enforcement)、执法和执法。

“双方都同意如果我们达成协议却没有纳入执法机制,这个协议就没有任何价值,这是总统从一开始就下达给我们的指示。”

莱特希泽2月及3月在国会参、众两院作证时都强调,美中谈判达成的贸易协议,一定会包括强而有力的执法机制,而不只是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

他告诉国会议员,如果美中达成协议,未来在生效实施后,对于任何违反协议的投诉,或者中方出现某种违反协议的行为模式,都将通过双方建立的协商管道解决。另外,为了保护当事人,可以容许他们匿名投诉。

他说,未来执法机制的协商,将按时间及层级分别进行,工作阶层每个月协商一次,副部长级每季度协商一次,部长级协商则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重大问题由双方贸易主谈人(目前为莱特希泽及刘鹤)协商。

莱特希泽表示,为了保证中方不会违反承诺,美方将保留未来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的权利。在双方通过协议最终仍无法解决中方违反协议问题时,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同时中方不得采取报复措施。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3月下旬表示,已与中国就如何执行的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目前并不清楚中方领导人是否同意这项协议。

库德洛说,依该初步协议,如果北京违反承诺,美国将可以对某些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而且中方不能进行报复。

美中达协议后 美方会否撤关税?

二月下旬的第四轮谈判,由于取得良好进展,特朗普总统暂缓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10%惩罚性关税提高到25%。美国原定在今年1月1日提高这些中国商品的关税,川习会达成暂时停火协议后,美国将这个期限推迟到3月2日零时。

对于美方是否会在达成协议后撤销目前的对华关税,以及中方是否同意未来不会对美方采取报复措施,莱特希泽3月12日在国会作证时不愿意提出进一步说明,仅表示:“这仍然在与中方交涉中。”

特朗普总统3月20日在白宫对媒体记者说:“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要取消(关税),我们是在讨论要维持关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们必须确保如果我们与中国达成协议,中方必须遵守协议。”

据了解,如果美中达成令特朗普总统满意的贸易协议,美方或会取消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10%关税,但仍保留部分或全部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25%关税。

四、美中4月底能否达协议 这两周谈判是关键

目前美中谈判官员致力于4月底在佛州海湖庄园举行川习会并签署最终协议。为了避免在川习会上特朗普对协议内容不满意而“中途离场”,中方希望能在川习会前针对所有问题达成协议。此外,中方希望能以习近平国事访问的形式访美,而不是只是去美国签署一项协议。

《华尔街日报》3月中旬引述几位知情人士的话报导说,特朗普总统在3月12日的一次会议中询问莱特希泽:“何时能达成交易?”后者回答:“两到三个星期。”

当天上午,莱特希泽出席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希望能在“未来几周内”达成协议。

两天后(3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告诉媒体记者,他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担心他会“中途离场”,他“不急于”与中国完成贸易谈判。

“不管怎么样,会在三到四周内知道能否与中国达成协议”,特朗普同时再次强调,“如果是对我们不好的交易,那么我们就不会达成协议。”

美国前贸易代表夏琳‧巴尔谢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日前在接受CNBC访问时表示,美中两国有可能在4月底达成协议。

CNBC于22日报导说,美中双方正在通过电话磋商两国首脑4月中下旬在海湖庄园会晤的可能性。

但路透社3月27日报导说,美国官员们拒绝为川习会谈制定时间表。“可能会到五月、六月,没有人知道。它也可能发生在四月,我们不知道。”一位政府官员说。

不过,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告诉路透社,有人告诉他,特朗普政府计划在4月底前与中方达成协议。#

责任编辑:林妍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