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怎会和悍妻牵线?

“河东”和“狮吼”本非同路,怎会和悍妻相牵连? (pixabay)

人们一听到“河东狮吼”、“河东狮子吼”,多知道是讥嘲人妻凶悍,使丈夫畏惧,并用以嘲笑畏惧太太的丈夫。 这成语的典故说来很曲折。其实“狮子吼”本是佛家语,是刚正威严的表现,怎会和悍妻连上关系呢?

河东狮吼 成语典故

       

话说,最早传出“河东狮吼”一语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东坡先生遭贬谪到黄州时,有个好友陈季常(陈慥)非常喜欢谈古论今,和他常有往来。陈季常住在黄州的歧亭(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信仰佛法,常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然而,陈季常又好宾客,在家中喜养歌姬(歌妓),在宴客时以歌乐助兴。季常的妻室出身河东柳氏,河东柳氏是河东(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1]的郡望。柳氏性情多妒、凶悍,传闻在外。黄庭坚给季常的书简中,关心柳氏“时须医药”,暗示季常其因多由此而起。[2]

苏东坡有一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3]。平日对朋友季常“空”谈学禅的感慨也入了诗中:“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的出典就是从这来的。

陈季常好客,宴客时让歌妓弹唱助兴,常常在大家玩得正高兴的时候,从隔壁房里传出妻子柳氏像狮子怒吼般的咆哮声,吓得陈季常直发抖,心中惶然失魂,连手里拿的手杖也掉了。因为柳氏是河东人,所以苏轼在狮子吼前冠以“河东”,指陈季常之妻柳氏也。因为季常心向佛法,所以东坡就藉佛教语的“狮子吼”作比喻来笑谑他。

佛教语的“狮子吼”(也作“师子吼”)是比喻菩萨、佛陀说法时震慑一切外道邪说的神威,如狮子大吼慑服百兽,比喻威严。《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狮子吼”也泛指传经说法,例如《涅槃经》中有《狮子吼品》。

“河东”和“狮子吼”本是完全不相搭的两个概念,今天的人们用“河东狮吼”相当常见。学禅的陈季常和河东柳氏有缘相碰头成夫妻,形成了典故的背景,然后碰到幽默的东坡先生让“河东”、“狮吼”巧妙牵线,“河东狮吼”从此成了曝光率相当高的成语。

参注:

[1] 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秦汉曾于此设河东郡,其后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称为“河东”。

[2]《容斋三笔‧第三卷(十九则)》:
黄鲁直(黄庭坚)元祐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清净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帖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

[3]《苏东坡全集·卷十五·诗七十二首》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铜驼陌:比喻最繁华的街道)

作者::容乃加    责任编辑:王愉悦

1 Trackback / Pingback

  1. Tại sao những cô vợ hung dữ lại gọi là “Sư tử Hà Đông” – Quay Về Truyền Thống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