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是衡量人口生育率高低的基本指标,指的是每个妇女在其生育年龄(15至49岁)生育的子女数。2.1的生育率是世代更替的基本指标,生育率如果低于此数,后代的人口规模将低于上一代,将造成劳动力的不足,也会加速社会的老龄化,而这正是新加坡未来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可是,尽管政府想方设法鼓励国人生育,却成效甚微。根据我国《统计趋势2014》的数据,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自1977年起从2.11跌到1.82以后,一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在2013年跌到1.1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3超低生育率红线。而根据维基百科公布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2014年版《世界概况》的全球生育率数据,新加坡2014年的生育率竟然只有0.8,在全球224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
在今年8月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再次公布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包括: 增加婴儿花红金额,第5个和之后出世的孩子也可受惠; 增加婴儿保健储蓄津贴,足够支付21岁前的终身健保保费和预防针等医药开销;父亲的有薪陪产假从一个星期增至两个星期,公共部门首先推行,私企可自愿加入,薪金成本由政府承担。在此之前,政府已经推出4轮鼓励结婚与生育的配套措施,说明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
那么,新加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超低生育率的症结在哪里呢?
1、推迟婚育是主因
本地出现生育率逐年降低的现象,与新加坡人越来越迟生育有关系。国人因各种原因延迟终生大事,而许多已婚夫妇也尽量选择享受二人世界,到了妻子35岁前后才计划生子。
实际上,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迅速下降。数据显示,一名30出头的女性每个月的怀孕几率是20%,而到了40岁之后,怀孕的几率低于5%。但显然的是,国人对生育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认知不足。国家人口及人才署2013年发表的结婚与生育调查报告中说,7成的单身者和77%的已婚者认为,夫妻即使年过35岁也不难怀孕。也有不少国人认为,现代医疗技术发达,就算年纪再大,也能靠人工受孕完成生育梦想。
迟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明显的。假若一个国家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岁,那么一百年后,将会比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0岁的国家少生育一代人。初婚年龄的提高也缩短了妇女的有效生育期,直接影响着生育子女的平均数量。
妇女推迟生育至30岁以后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极大的生育风险,使得早产、流产甚至不孕的几率都大大提高。医学上一般以35岁作为高龄产妇的指标,因为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女性怀孕期间产生并发症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高于其他人。
2、要生孩子请趁早
“他们出生时才各700多克,而且没发出一点声音,把我吓坏了。我连忙问护士孩子还好吗?只记得护士对我说,医生正在努力当中,之后孩子就被送入新生儿加护病房。我一两天后看见他们时简直心碎。他们那么瘦弱,根本是皮包骨头,而且脸上身上插满管子。我当时简直崩溃了,真希望能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他们的健康。”
这是房地产经纪林淑清在2014年对《联合早报》记者回忆自己在4年前33岁时产下一对加起来才1.5公斤重的龙凤胎时的情景。婴儿呱呱坠地时本应是父母最开心的时刻,但对于才怀胎6个多月的林淑清来说,看见一双儿女“无声无息”来到世上的那一刻,她悲伤万分。
因不足月出生的缘故,孩子们的许多身体机能与器官都还没发育完整,所以在产后的近100天中继续留院,让林淑清与丈夫备受煎熬。女儿住院期间前后进行两次手术,儿子虽没动手术但一直无法独立呼吸,直至出院前不久才离开保温箱。
竹脚妇幼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早产婴儿的比率从2000年的7.2%增至2010年的9.5%。医院新生儿科部门主任兼资深顾问医生拉惹杜莱(Victor Samuel Rajadurai)副教授认为,产妇年龄越来越大是导致出现更多早产婴儿的原因之一。
同时,各类辅助受孕技术如试管受精术(IVF)等会导致多胎受孕、妊娠并发症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婴儿早产。
竹脚医院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在2011年的研究发现,孕妇和丈夫的年龄均对流产风险有较大影响。如果孕妇年龄超过34岁,其流产的风险增加一倍。而如果丈夫的年龄在40岁以上,不论妻子的年龄大小,流产的风险都会增加7倍。
据本地媒体2013年报道,在过去7年来,到医院接受试管婴儿即体外受精术(IVF)的35岁以上妇女增加了10%。而早在2002年就有报道,在新加坡平均每5对结婚后没有避孕的夫妇中,就有1对会面对不育的问题。
3、大龄未婚非自愿
“在常有来往的亲友当中,他们的第二代(大多数已过了适婚年纪)或多或少都很忌讳谈‘结婚’这码事,似乎患上‘结婚恐惧症’的心理病。例如,我大姐的6个女儿当中,就有一半是‘单身贵族’……此外,在我的老朋友当中,S友的2男1女(都在40岁以上)中,只有次子已婚,L友的一对儿女(年纪老大不小)也都与婚姻‘绝缘’,还有……”
这是《早报》论坛今年7月发表的陈素娥的文章,反映了新加坡单身状况的严重性。统计数字显示,本地单身居民人数在2004年有84万4,100人,在2014年就达到104万8,100人,在 10年里跃升了25%。
但是,正如《福布斯》中文网在2012年的一篇报道中所说,新加坡人“结婚和成家率的锐减并非完全出于自愿”。
该记者说:“我最近数月采访的40多位新加坡年轻人中,极少会像西方年轻人一样庆祝自己的单身。大多数人仍然想要孩子,并且认为自己不愿结婚和生子与生活成本高、工作竞争激烈,乃至日益拥挤的公共交通有关。”
我国人口及人才署公布的2012年《婚姻和育儿研究》(Marriage and Parenthood Study)中也证实, 83%的本地单身受访者都有结婚的意愿。这种需求也让本地的网上约会和交友应用程序更加普遍。
《海峡时报》今年7月发表题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单身人士在寻找爱情”( More singles than ever looking for love)的报道,讲述了越来越多单身人士渴望伴侣但难以如愿的困境。
4、工作时间全球最长
雅虎新闻引述经营精英婚介服务Society W的Wendy Tse的话说, “(迟婚的)头号原因是,有很多符合条件的人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把其它都放诸脑后,直到30多岁时开始考虑婚姻和孩子。
我认识的一些人甚至到40岁时才开始考虑” ,因为“新加坡现在生活昂贵”。
“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没有结婚,”一位35岁的女性公务员对《福布斯》记者说,“他们不想单身,但是又忙于工作。我的朋友都把时间消耗在了工作上。”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2年的统计,新加坡的工作时间是全球最长,平均一周要工作46.6小时。另一个在2011年进行的国际调查也发现,19%的新加坡员工每天工作至少11个小时,这个比率高出全球平均9个百分点,也比日本高出5个百分点。
新加坡总理公署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在2013年发表的新加坡结婚与生育调查报告也显示,65%的单身者和62%的已婚者在放工回家后感到疲惫不堪。42%的单身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约会,一半的单身者没有时间结交新朋友。54%的已婚者感到工作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
就如陈素娥在文中所描述的:“已在职场上劳碌终日的适婚男女,为保住得来不易的饭碗,无不‘卖命’拼搏,每日早出晚归(因加班、超时工作),生怕被‘炒鱿鱼’(被辞退),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是常态。夜幕低垂下班回到家时已身心疲惫不堪,哪有心情和时间去结交异性朋友?”
工作压力大不仅减少了国人的社交时间,也是造成许多新加坡女性不育的罪魁祸首。新加坡中央医院的妇产专科医生陈学崑2002年接受《晚报》采访时说:“值夜班、工作压力太大,或是因为情绪不稳定,都可能让女性在该排卵时不排卵,因此导致无法受孕。”
5、高房价也是罪魁祸首
实际上,国人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国人面对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而做出的无奈选择。
网友zhangshihuaa的一个帖子是这样写的:“为何会迟婚?a. 男孩要当兵,所以迟2年;b.申请新组屋,迟5年; c. 还贷款,存钱养孩子,再迟3-4年;d. 准备好了,已经37-8岁了,想生一时生不出就不生了。”这可以说是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还列举了“因为无法照顾而不生”,“因为负担不起而不生”等等的理由,说明经济负担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期,联合早报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你觉得哪些因素最能让我国的结婚率持续上升”这个问题下的4个选项中,“房屋政策收紧控制房价,让本地年轻人更有能力购买房子”获得了最高的票数,得到34.09%的赞同率。
Clara Lim的网文“在新加坡约会有什么问题?”(What’s wrong with dating in Singapore?)也把“房子”列为破坏恋爱生活的一大关键因素:“除非你已经35岁,或者是外籍人士,或者有足够的钱租一个好地方,否则许多单身国人仍与父母同住或在不太理想的情况下租房住。
缺乏住房和私人空间也意味着很难好好地生活在一起,让你们的关系发展下去。”
6、国人重视家庭 有家有孩才完美
很多人认为,年轻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和上一代人的看法差距很大,为了生活自由、无拘无束而不愿结婚和扛起养儿育女的重担。事实上,多项全国性调查的结果都表明,新加坡人仍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大多数人都将维系强大的家庭关系作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视“亲情”为最重要的价值观。
但是本地研究也发现,国人往往会推迟生育,原因是认为将来生育比现在花费小,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生活成本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人们往往低估了在未来要孩子的花费,而高估了它现在的成本。
华人的传统观念是“先成家、后立业”,而且认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同为人生之乐事,可见家庭和事业都同样重要。年轻国人推迟结婚和生育并不是一项明智的决定,这不仅会增加财务上的负担,更可能面临不能拥有完整家庭的遗憾。尤其是年轻女士,与其集中精力先在事业上打拼,不如趁年轻时先结婚生子,再上职场冲刺,以免功成名就时,遇上生育艰难的阻挠。
人类是有情感的、适合群居的生物,爱人、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被爱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既拥有幸福的家庭,又拥有成功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大纪元记者林芸综合报道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