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6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思齐香港报导)充气快艇、苹果手机和指南针⋯⋯5名香港男青年在简单的装备下,在去年7月通过海路冒死逃到台湾,他们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26岁。《华尔街日报》日前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据《华尔街日报》6月20日报导,用充气快艇成功出逃的这5人中的3人接受了采访,他们是25岁的仓库雇员瑞(Ray)、22岁的艺术系学生汤米(Tommy)和26岁的土木工程师肯尼(Kenny)。逃离香港时,这三人均躲避香港当局的追捕,其中两人已被指控,或面临多年的监禁。处于安全考虑,只采用他们的英文名,隐去姓氏。
瑞、汤米和肯尼先后决定逃离香港,为购买带有双引擎的充气快艇,他们每人花了约1,300美元。此前,汤米和肯尼各自已花了数千美金想逃离香港,但未果。为免遭香港政府报复,他们没有透露是谁组织了这次出逃行动。
去年7月中下旬,他们靠苹果手机和指南针导航进入国际海域后,减速航行,并把剩下的薯片、糖果和玉米罐头都吃了。在水上行进了十多个小时后,他们关闭了发动机。肯尼还把一根绳子缠在螺旋桨上,使其中一个发动机过热受损。因为他们想,只剩一个发动机、燃料又不够了,那么发现他们的人将不得不带他们上岸。
黑暗中,他们用手电筒发出了SOS求救信号,约一个小时后,台湾海岸警卫队把他们带到东沙,然后从那里被带到高雄的一处秘密地点。当局向他们提供了生活用品。
五人中人曾有人希望留在台湾,但被告知必须离开。因为台湾国家安全官员担心,协助香港逃犯或被中共政府用作入侵台湾的借口。
香港出生、现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香港民主委员会(HKDC)总监朱牧民(Samuel Chu)说,美国国务院在得知这五人逃跑的消息后联系了他,请他帮忙通过人道主义假释程序将这五人带到美国。但国务院拒绝对此做任何评论。
历时半年,今年1月13日,5名成功逃离香港的青年搭乘商务航班转道苏黎世到达纽约。如今,这五人正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像这5名港人那么幸运。去年8月23日,另有12名港人从海路出逃,被广东海警拦截并逮捕关押。
去年10月10日,有9名港人因协助12名港人偷渡台湾而被捕。4男5女,年龄最小的27岁,最大的72岁,其中包括本土民主前线成员钟雪蓥、社运人士刘山青的妻子唐婉清。
去年12月,8名偷渡的港人被裁定偷渡国境罪,判囚7个月。
今年1月14日,香港警方拘捕了11人,指控他们去年协助12名港人越境,其中包括区议员黄国桐,和学生组织“专上学生联会”副秘书长何洁泓的母亲。黄国桐在台湾开设了“保护伞”餐厅,向流亡台湾的香港反送中人士提供帮助。
逃亡之路风险多多,但不少因参与反送中而被抓,面临判刑的港人仍选择逃亡之路。
今年2月,美国部分民运人士发起一项“新黄雀行动”,营救面临被捕、被判刑的香港人。中国民主党全联总副主席郑存柱表示,发起“新黄雀行动”是为了帮助那些被迫逃亡的港人,“他们逃亡出来以后没有地方去,我们协助他们逃到美国,在美国寻求保护”。
目前,已有4名参与反送中的香港人,通过“新黄雀行动”在美获得了庇护批准,还有多名港人在等待面谈或上庭。其中,21岁的香港流亡青年Vann(化名)上周刚在移民法庭获得庇护批准,他身上仍有遭港警攻击所留下伤痕。
6月17日,中国民主党全国联合总部收到了来自加州国会众议员桑切斯(Linda Sanchez)的褒奖信,肯定了“新黄雀行动”的义举。
“新黄雀行动”的名字源于当年天安门“六四”大屠杀后援助出逃的中国人的“黄雀行动”。“黄雀行动”先后帮助了数百人偷渡逃离中国大陆。“黄雀行动”的命名源自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的诗句: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削罗网,黄雀得飞飞。
当年曹植无力救助亲信杨修、故友丁氏兄弟,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内心痛苦,故写诗寄意。@
责任编辑:邵亦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