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美国一对夫妇出版《灵魂转生:一位二战飞行员的前世今生》,记述儿子詹姆斯·莱宁杰从两岁起,一再提起他的前生事,经过专家多方验证,确认他即1945年被日本军机击落太平洋的詹姆斯·休斯顿。在现代科学发达的美国,对于生命轮回,人们多数持否定或存疑态度,詹姆斯的故事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在中国古籍中,这类故事不胜枚举。清朝《虞初新志》的《再来诗谶记》记述主人翁精勤治学,著书立说,却时运不济,未获功名,默默授徒,心情郁闷而终,未料来生却因而大放异彩,辉煌腾达。情节玄妙,引人入胜。今稍作删节,文字浅白化,分享如下。
明朝弘治年间,在闽地侯官县,有位老儒博学善文,却屡试落榜,性情古板耿介,生活贫困,其独子因非读书料而务农。老儒郁郁寡欢,享年七十,临终前,取出生平著作,题诗于后,嘱其妻妥善收藏。门生四五人凑钱办丧事,其一富有门生时时回来周济老儒之子。
天纵英才 贺客祝寿不绝
嘉靖年间,江南某公自幼聪慧灵敏,十五岁考中举人,十六岁中进士,从翰林院短期见习性质的庶吉士做起,不出五年,就出任闽地主考官,举才公正清明,文思敏捷,为文一气呵成,佳作传诵闽地。逢九月十五诞辰日,相关单位莫不备酒为其祝寿,盛况空前。众人艳羡,视其为神仙中人,即使达官贵人也自叹弗如,咸认其杰出罕见。
因贺客盈门,到傍晚公已酩酊大醉,而访客仍络绎不绝,只好躱进船舱酣睡,酒醒已是半夜时分,而盈月照耀,宛如白昼。环顾岸崖,一时兴起,换装并呼一童仆伴随,漫步于月光下,不觉走了好几里路,所见山川林壑,仿佛旧游,颇为讶异。
酒醒漫步 遇老妇祭亡夫
忽闻哀痛哭声由村内传出,令人凄然心动,寻声而去,来到偏僻小村落简陋茅屋前,令童仆推门入内视察。但见约八十龄白发老妇点燃纸灯,以野蔬麦粥,涕泣祭拜,言辞悲惋。公作揖问老妇,夫人为谁如此悲伤?
老妇请公坐一破绳床上,哭曰,本打算白天祭亡夫,儿子出远门迟迟未归,料是不回来了,不得已只好夜祭,却又找不着杯酒,感伤不已,以至违反不夜哭之戒。公曰,贤夫为何人?去世多久?既然未备好祭品,何不等到天亮?
老妇曰,夫为侯官县老儒,才丰命薄,于弘治某某年去世,今天是忌日。过去伉俪情深,等不及天亮,即使没有椒酒,也不忍不祭。公大吃一惊,亡者的忌日正好是自己的生日,而以岁数计之,正好是二十一。公见老妇容貎憔悴,而吐词温雅,有儒家风,感到既惊且怜,因而问曰,贤夫既是硕儒,著述必丰,若有遗留者,可得见乎?
老妇流泪点头,沉思后曰,妾事奉先夫五十年,见其精勤好学,寒暑不辍,家中清贫,而著述颇丰,自成一家。六十以后,夫每取而读之,感叹泪流不已。逝前一月,忽点火誓将焚之,继而展玩再三,徘徊不忍,嘱妾将其收藏于棺中,以为陪葬,夫言罢欷歔不已。
临终当晚,夫再取而观之,并题诗其后,语妾曰,妥善收藏,来日当有识者。继而笑曰,文义高深,恐非吾再来,安能识得其中神妙?吾生平无愧怍,死后当乘愿再来,大兴吾宗,令天下寒儒扬眉吐气!说罢,大笑而绝。迄今二十年,唯有门生数人抄而读之,再也无人问津。
阴错阳差 隔世夫妻重逢
公急索取而观之,惊见开卷首篇即自己中举之作,又从头到尾一字不差,更为惊讶。细加翻阅,则自应试秀才,直到廷试、馆选,乃至闽闱任主考官,一切文墨皆在其中。最后一诗乃临终绝笔:“拙守穷庐七十春,重来不复老儒身。烦君尽展生平志,还向遗编悟夙因。”公读之,恍然大悟,点首浩叹。
公仰视破屋颓垣,彷如故居,因而问老妇,贤夫从前的卧榻而今安在?老妇点灯引公入内,则是布满尘土的破旧竹席与被褥,老妇拥着破席,卧草垫中。公对之叹息泪下。老妇讶异道,公君子,对着贫居而饮泣,难道与先夫有师友渊源?公曰,非也。贤夫所谓再来人,即我是也。今日之会,岂非天意?
老妇曰,先夫之亡,令妾柔肠寸断,因闻夫再来之语,于是私下啃夫之尸股,刺指以血涂之,以便将来验证,君子有此特征乎?公解靴露出大腿,齿痕宛然,作血红色。老妇大哭,公亦悲不自胜。
乘愿再来 大兴前生之门
公安慰老妇,夫人请勿忧伤,贤夫读书七十年,至老都未获报偿,而由我来受偿。吾今生之安逸,即为贤夫辛劳所馈赠。未知宿世前因,本以为年少获荣竉,皆出于侥幸。吾当大兴前生之门,以酬夙愿,使天下老儒俱感振奋,而不只为夫人温饱打算。老妇收泪而谢。
公又问,令子呢?老妇曰,先夫殁后,妾母子无以为生,所幸几位门生,仍遵古礼,每当忌日,必来祭拜周济。今日因某生刚中举,无暇亲至,而令儿子去他那儿,不知何以至今未回来?公问某生姓名,原来是这科某公选中的解元(注:中举的榜首)某某,其余四五人也都是登科新贵,公又慨然不已。
天渐亮,老妇之子终于到来,身后有仆役背负酒米钱物跟从。其子头发蓬乱,身着布衣,一副庄稼汉模样。老妇命其与公相见,问他何以归迟,儿子回答,某某解元因主考官寿诞,率领同榜及第者同来举杯庆贺,可是前往官署和码头两地都没见着,他等候主考老师,而我则等候他,所以回来晚了。公问了一下,知道背米者是某某解元的仆役,于是叫他回去禀告主人,速来此相会,仆役飞奔而去。
二世师生 殊胜不可思议
老妇告诉儿子其父今生再来的缘由,其子欲以父礼相待。公曰,不可!此乃隔世之事。不久,某某解元及同榜数人到来,听公解说后,皆顿首曰,两世师生,古所未闻也!不多久,县令来,过不久,太守至。公对众官员讲述转生之事,大家无不愕然称奇。
公于是领着大家祭拜老儒之墓,追加封号。集合亲族,皆予馈赠,对有恩老妇母子者加倍酬谢。为老妇儿子买田宅奴婢,赠予无数钱财。上自省级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下至公所录取之士,皆有所馈赠。老妇母子成为富人,公又为其子娶媳妇。数日间,此事传遍闽地,自江以南,广传为美谈。老生宿儒闻之,有泣下者。
公以归期急,不能久留,辞老妇母子而去,终其身往返不绝。后其子生子女各五,某解元者为他们安排婚姻。五子读书,其中三人考中进士,最少者也能以乡贡(注:由州县推荐参加科考)起家,功名利禄绵绵不绝,成为闽中豪门贵族。@*#
作者:张卉中 责任编辑:王堇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