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警示:含糖饮料加速大肠癌扩散

文/Naveen Athrappully   编译/郭小卉

       

一项由《自然代谢》期刊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增加大肠直肠癌在体内扩散的风险。

新研究:糖分如何成为癌细胞的“助推器”

该研究由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主导。研究人员发现,当大肠癌细胞暴露于模拟饮用含糖饮料后的葡萄糖与果糖混合物中时,其“细胞运动性”和“转移潜力”会显着增强。这意味着癌细胞变得更具攻击性,更容易从原发部位脱落,并“旅行”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研究团队进一步揭示了其分子机制:糖分混合物会活化一种名为SORD的酵素,该酵素会触发胆固醇路径,最终驱动癌细胞更快地扩散到肝脏——这是大肠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首席研究员吉海·尹(Jihye Yun)表示,这一发现强调了日常饮食对癌症病程发展的关键影响。

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年轻人中的大肠癌病例激增

这项新研究的警示意义,在于大肠直肠癌正快速“年轻化”。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的数据,虽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因筛检普及而下降,但在5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自2012年以来却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

2024年“消化疾病周”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更是揭示了惊人的增长数字:从1999年到2020年,10至14岁儿童的发病率增加了500%,15至19岁青少年增加了333%,20至24岁年轻人则激增了185%。

警钟已响:我们能从生活方式中做些什么?

尽管大肠癌年轻化的确切原因仍是个谜,但科学界已经锁定了一系列明确的“可改变风险因子”。除了众所周知的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吸烟、饮酒以及高红肉/加工肉品饮食外,此次关于含糖饮料的新发现,无疑为这份风险清单增添了极其重要的一笔,尤其考虑到年轻族群正是含糖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为健康建立防线:

1. 个人预防:研究结果给出了最直接的提示——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取。这是每个人都能立即采取的、有科学依据的预防措施。

2. 未来治疗方向:这项研究也为医学界开辟了新思路。未来,科学家或可通过开发针对SORD酵素或胆固醇路径的新疗法(例如重新利用史他汀类药物),来更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作者简介:Naveen Athrappully是《大纪元时报》负责报导商业与国际新闻的记者

原文 Study Links Sugary Drinks to Colorectal Cancer Spreading Elsewhere in the Body 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卫泳#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