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开讲】缺牙不补失智风险大增 五招护脑防失智

缺牙或牙周不健康,會增加認知能力下降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胡乃文開講提供)

文/胡乃文(中医师)

牙齿健康与大脑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缺牙或牙周健康状况不佳,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罹患认知障碍症风险增加相关。而认知障碍症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品质,也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从日常的牙齿护理到饮食与运动,本文分享中医智慧,教您几个实用方法,保护好牙齿,从而让大脑保持年轻,远离失智。

缺牙不补 失智风险大增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海为脑”。就是说,人体五脏六腑的精华都藏在肾里,肾精就像身体的能量库,是人体骨骼发育、骨髓/脑髓生成及脑功能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

而牙齿则是肾精强弱的外在表现。肾气(能量)不足时,牙齿就易脆弱脱落,同时也会影响记忆力与认知功能。

现代医学也证实,缺牙可能会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饮食摄取,从而加速认知衰退。

缺牙会影响记忆力与认知功能。(Svetlana8Art / Shutterstock)

日本一项针对 1,500 多名 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剩余牙齿数量与阿兹海默症风险呈负相关。

日本另一项针对近 2000 名 70岁组和 80岁组老年人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  与认知能力显着正相关的是牙齿的咬合力,而不是剩余牙齿数量。因为大多数参与该项实验的老年人已失去牙齿并接受了修复治疗,所以他们的咬合力不仅取决于剩余牙齿数量,还取决于修复治疗。

所以,缺牙的老年人要及时使用假牙来恢复口腔功能,以降低认知障碍风险。

实用建议:定期检查牙齿,及时修补缺失牙齿,以恢复咀嚼功能。每天认真刷牙,减少牙菌斑堆积或发炎,保护牙周健康。

咀嚼活化大脑

咀嚼不仅帮助消化,还能活化大脑。研究表明,咀嚼能刺激大脑负责记忆与学习的关键区域“海马回”,改善慢性压力引起的海马回依赖性认知功能障碍。海马回萎缩与早期失智密切相关,而咀嚼力不足或缺牙则会减少对海马回的刺激,加速其退化。

另外有研究证实,咀嚼硬物可以提升脑部抗氧化程度,增强认知功能。

缺牙不补,负责记忆与学习的关键区域——海马回会逐渐退化。(胡乃文开讲提供)

护齿养脑两妙招 

1. 叩齿运动:每天轻闭嘴唇,上下牙齿轻叩36次,力道宜轻,避免伤牙。此法源自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的养生秘诀,能疏通口腔经络、固肾健脾。

2. 彻底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一次,持续5分钟。牙菌斑若未清除,易硬化为牙结石,诱发牙周病,进而影响大脑健康。刷牙时力道适中,避免损伤牙龈。

高镁饮食让大脑年轻

饮食是大脑健康的关键。发表在《欧洲营养杂志》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镁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在 40 多岁、老化过程的早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于60 多岁族群,高膳食镁摄取量(≥ 196 毫克/天)可使认知障碍症风险降低 37%。

高镁食物推荐:

●全谷类:燕麦、糙米、全麦面包;

●鱼类:三文鱼、鲭鱼、鲱鱼;

●绿色蔬菜:菠菜、番薯叶;

●坚果与种子:南瓜籽、杏仁、核桃、巴西果仁;

●黑朱古力:选择 70% 以上可可含量的;

●豆类:黑豆、黄豆、扁豆。

将这些食物纳入日常饮食,可让大脑保持活力,降低失智风险。

大拇指运动增强记忆力

根据日本认知障碍症专家长谷川嘉哉,大拇指运动能刺激大脑血流,增加 1.5倍的血液循环,提升记忆力与认知功能。

大拇指运动步骤:双手伸出,呈“布”状(五指张开)。喊“1”,右手大拇指翘起,左手握拳;喊“2”,双手张开。喊“1”,左手大拇指翘起,右手握拳;喊“2”,双手张开。重复 5次为一组,每日做 4组。

此运动操作简单,不仅有助预防失智,还能稳定血压,适合各年龄层。

别小看大拇指的功能,抓、转、握、捏等动作都要靠它完成。中医认为,大拇指对应脾经,与消化系统相关。

人的五指对应着五脏:大拇指——脾,食指——肝,中指——心,无名指——肺,小指——肾。经常按摩、活动手指,等于间接保养五脏六腑,有助五脏调和。

总之,预防认知障碍症、提升大脑健康可以从日常习惯做起:及时补牙、保护牙齿、增加咀嚼、多吃高镁食物、进行大拇指运动。@◇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观赏视频

责任编辑:李蓓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