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个人名利得失 医者同道相互推荐成佳话

医者同道间互为良师益友,相互举荐、义让功劳之事屡见不鲜,表现出医者互敬、互让的君子风范。示意图。(shutterstock)

中国历代有不少名医,在行医前都曾饱读过儒家经典。他们淡泊名利,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以济世救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的是“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一心为他的人生境界。于是,医者同道间互为良师益友,相互举荐、义让功劳之事屡见不鲜,表现出医者互敬、互让的君子风范。

       

在元代,名医朱丹溪(字彦修)被列入“金元四大家”之一。当时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位名医的医术与他不相伯仲,此人就是葛乾孙(字可久)。这二人素来交好,经常在一起切磋医术、给病人疗疾。

有一次,当地有官员突然中风、瘫痪了,朱丹溪看过之后说:“用医书上的方法已经治不了了。”但葛乾孙却说:“可以用针法再试试。”朱丹溪解释道:“即使用针,也只能让他的半身活动,这无济于事,救不了他的命。”

最后,官员的家人执意让葛乾孙用针法一试,但结果却如朱丹溪所说,没能把官员的病治好。朱丹溪劝他们赶快回去,说:“病人一到家,恐怕就不行了。”后来果真如此。

仅从此事来看,朱丹溪的医术似乎比葛乾孙更高。可在朱丹溪看来,葛乾孙却能治一般医生所不能治的奇疾。当他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葛乾孙。

有女子得了痨症,朱丹溪已给她治好,可她脸上又突然长出两块红斑来,一直无法祛除。朱丹溪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对病家说:“不妨让吴中的葛公来试试。只是他豪迈不羁,不受约束,你去请,他未必会来。我给你写封信,你带给他,他看了肯定会来。”病家接过信,就立即派船去接葛乾孙。

葛乾孙看到朱丹溪的信后,果然立刻放下手边的其它事,跟那送信的人乘船而去。

见到朱丹溪、看过病人后,葛乾孙“援针刺之”,隔着衣服在女子的身上针灸,那女子脸上的红斑“应手而灭”。病家十分感激,给葛乾孙备下了厚礼,可他却笑着推辞道:“我是为朱先生而来,又怎会要你们的谢礼呢?”于是,他分文未取,什么礼物都没拿。

葛公“援针刺之”,隔着衣服在女子的身上针灸,那女子脸上的红斑“应手而灭”。示意图。(Fotolia)

元代有朱、葛二医,而宋代也出现过与之类似的李、王二医。那时,江西抚州一带有两位名医,一个姓李、一个姓王,二人都有着不凡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抚州崇仁县有位富人得了病,让人到城里去请李医生,说好病愈后,要以五百吊钱作为谢礼。可李医生治了十来天,富人的病情就是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就向病家请辞,让他们另请高明。他说:“其他医生恐怕都不行,只有王医生能治。”当时,这两位医生的医术不相上下,于是病家就去请了王医生。

李医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遇到了王医生。他就把自己的诊疗过程详详细细地跟王医生说了一遍。王医生听了,很为难地说:“比起您的医术,我可差远了。既然您都不能治,想必我去了也没用。要不,您跟我一同去看看吧!”李医生回答说:“我就不去了,那病人的脉我已经诊过了,而且也是对症下药,并无不妥。那人久治不愈,恐怕是因为我没这运气,不该拿人家的谢钱罢了。对了,我这里还有些药,你都带上。只要你用此药继续治疗,肯定能治好患者的病。”

王医生向来敬重李医生,就照他的话去做了。唯一有所变通的,就是把药材煮成汤剂,让病人服用。短短三天,富人的病就给治好了。

病家依照之前所承诺的,要以五百吊钱作为谢礼,但王医生拿着钱不知如何是好。他打算把其中的一半送给李医生。可李医生却推辞道:“我不能要这笔钱,你治好了人家的病,这都是你劳心劳力所致。我怎能去收人家的谢礼呢,这万万不可!”到最后,王医生也没能说服李医生。十年过去了,这两位医生推让酬劳之事依然在当地广为流传,一直为人所称道。

王医生向来敬重李医生,就照他的话去做了。唯一有所变通的,就是把药材煮成汤剂,让病人服用。示意图。(Shutterstock)

李医生未能治好患者的病,却尽到了医家的本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占功劳,已十分难得。而北宋的名医钱乙,虽然治好了众医官所不能治之症,却仍将功劳让给其他医官,也就更加难得了。

宋神宗年间,皇九子赵佖(后封仪国公)经常抽风、痉挛,连御医都治不好。那时,长公主上奏神宗,让民间大夫钱乙来治。结果,他用一剂“黄土汤”就把皇子的病给治好了。神宗召见他时,半信半疑地问道:“‘黄土汤’也能治病?”钱乙恭敬地说:“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接着,他又说:“其实御医们已经治得差不多了,我只是刚巧赶上了皇子病愈而已。”

钱乙治病有功,却推让自己的功劳,其敦厚、谦虚的品行让神宗刮目相看。后来,神宗将他擢升为四品太医丞,并赐给他紫色官服。

到了明代,起初名不见经传的医士沈以潜则是由太医院史蒋用文直接举荐而当上医官的。蒋用文自儒而医,老益精练。他也是经由此前的太医院史戴思恭举荐而当上御医的。后来,蒋用文被擢升为院判,接着又当上了太医院史,颇受皇帝器重,过世后还被赐谥“恭毅”。

蒋用文病重时,皇帝派人来问他:“你去世后,还有谁能代替你吗?”他当即就写下了“沈以潜”的名字。当时,沈以潜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士。在蒋用文的举荐下,皇帝让沈以潜当上了御医。后来的事实证明,沈以潜确实是位才德兼备的良医。蒋用文去世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地说:“蒋用文果然能识人,沈以潜并没有辜负他的举荐。”

中国古代这些悬壶济世的医生,无论身处民间还是入仕为官,大多都有着广阔的胸襟、不嫉贤妒能的气度、不贪图名利的气节。有很多名医都是先读圣贤书,再读医书,即先学儒后学医的。这样的医生必定都遵循着医道,以“温、良、恭、俭、让”的处事标准来济世、行医。对患者如是,对同道亦然。@*#◊

参考资料:

明‧徐桢卿《异林》
明‧俞弁《续医说》

作者:颜丹    责任编辑:李婧铖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