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人们一直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君子”。在北风凛冽、万物凋零的时候,它们迎风傲雪,坚韧不拔,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视为高洁和气节的象征。
松四季常青,它质朴、庄重的个性给人以祥和持重的感觉。它生机盎然,追求阳光,有一股文天祥《正气歌》所云“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浩然之气。而震荡山谷的松涛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坚毅和持久。
古人以岁寒比喻乱世,松柏比喻君子。何晏说:“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论语注疏》)指君子的品格就如同松柏一样,虽身处乱世逆境,但不为物惑,不改初衷,始终道心坚定。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竹子不怕寒冷,也不惧炎热,冷热起伏,只会使它显得更加青翠挺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剑拔十寻,枝摩苍天。人们把竹人格化,以竹比德,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文人们写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郑燮《竹石》)、“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宋朝徐庭《咏竹》)。把竹子的清雅比为君子的文明有礼,贞洁视为自尊自爱,心空表现为宽容、虚怀若谷等,这些都是古代君子具备的基本品质。
梅开在百花之先,历经严寒,报送春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人们钦佩它坚强高洁的品格,“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清朝律然《落梅》)。它志向高远,却淡泊宁静,香飘人间,“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它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洁净的身心,唤醒万芳迎接春天的到来。
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立志奋进的鼓舞,使人看到希望,看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松、竹、梅以其不惧风雪的傲然风骨,为世人展现出高风亮节。它们之所以能感动中国人,是因为人们对正人君子高尚品格的推崇,是因为人们心中都期盼着温暖、光明的春天,期盼着美好、真实和永恒。
──转自明慧网
作者:智真 责任编辑:李梅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