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帐失衡 中共焦虑 急开放金融市场

中国国际收支帐, 中国经常账, 外汇储备, 中国资本账户, 开放金融市场
中共现阶段亟需藉开放金融市场吸引外资,以弥补贸易盈余萎缩和产业链大规模外移所耗费的外汇储备。(AFP)

【大纪元2019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程木兰报导)今年以来,中共当局多个政策无不指向金融领域对外广泛开放,步伐之快与幅度之大,超乎一般预期。在业内人士看来,日前PayPal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支付机构,可视为一标志性案件。

       

有分析认为,在美中贸易战的硝烟中,北京当局积极开放金融市场是为了缓和对外的关系,以解决与其它经济体的摩擦,尤其是与美国之间的摩擦。但中共更隐晦的目的是亟需吸引外资,以弥补贸易盈余萎缩和产业链大规模外移所耗费的外汇储备

贸易战引焦虑 中共接连推金融改革措施

9月30日,中共央行批准海外支付机构龙头Paypal通过收购股权方式取得了中国国内第三方支付的牌照,让人颇感意外。据悉,PayPal早在2011年底即向中共央行递交了支付牌照申请。

就在中共央行批准之前,中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9月27日召开的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和资金进入境内金融市场。

中共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2017年成立的、负责高度集中协调隶属国务院之下各财经部门的超级机构,包括中共央行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会、银行监管会、保险监管会、外汇局、财政部、发改委等,由中共常务副总理刘鹤负责主持,今年以来几乎每月都开会。

中共除了对外开放上述非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去年年底也开放了银行清算市场。2018年11月9日,美国运通公司获中共央行、银保监会批准藉由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成为第一家拥有中国支付清算牌照的外资银行。

今年3月28日,中共高层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将持续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大幅放松银行卡清算和非银行支付的准入限制。

5月1日,中共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针对银行业、保险业扩大开放,拟推出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

7月20日,中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宣布,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涉及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

9月10日,中共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

中国财经观察家王剑认为,中共当局开放金融市场,除了亟需外资以补充外汇储备之外,北京可能想借着开放金融市场捆绑华尔街经手的大笔资金,以在贸易战对垒中牵制白宫。日前彭博等多家西媒也传出,白宫有意终止中企在美国金融市场圈钱,同时截断美国资金进入中国。

经常账与资本账余额骤降 快速消耗外汇储备

中国国际收支帐户失衡问题日渐突显。美中贸易谈判会造成货物贸易顺差显着下降,而中国国内服务品市场的落后造成服务贸易逆差继续增长,这意味着经常账户余额可能继续下降。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面临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政府将不得不加大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中共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今年4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文章中称道,“因为中国经济越来越需要外国资金来平衡国际收支。”

中共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收支帐中,有关贸易的经常账盈余自2015全年的3,042亿美元,骤降至2016年的2,022亿、2017年的1,951亿和2018年的491亿美元。

另外,加上产业链厂家大批外移,资本大量流失,快速消耗外汇储备,也导致中共货币政策、国内资产价格与人民币汇率所遭到的冲击更加剧烈。

国际供应链调查机构“启迈QIMA”7月底公布的报告称,80%的美企和67%的欧盟国公司正在离开中国;韩资带头撤离的三星电子,9月中撤离了在惠州的最后一个厂;台商申请撤回台湾投资的金额,据官方“投资台湾事务所”9月底的估计,今年上看8,000亿台币,约1,780亿人民币或250亿美元。

依中共外汇管理局统计,2019年上半年,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2018年4个季度均出现资本净流出,全年累计规模达到1602亿美元,且下半年净流出规模(1104亿美元)显着高于上半年(498亿美元)。

为了弥补上述账户造成的外汇流失,张明提到,中共政府显着加大了债市与股市对外的开放力度。这造成金融账户中的证券投资净流入显着增长,由2015年的-665亿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067亿美元。

今年3月15日,第13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罕见地火速通过《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有“外资三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成为中国利用外资、外商在华投资的基础性法律。当时西方媒体多将此举诠释为习近平向川普(特朗普)释出善意。

不过,中共开放市场的诚意仍遭外界质疑。中共的立法程序通常会花2至3年的时间,而突然在3个月内匆忙推出新法则实属罕见,且整个流程中很少关注或听取外商的意见。同时,因新法措辞含糊不清,无法解决外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全部担忧。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是,在中共体制下的中国是否有“依法治国”的基础?若是没有,如何让法律正常运作?中国国际收支账目失衡问题,恐怕会越陷越深。#

责任编辑:林诗远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