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有色的判断

我们太多的判断是有色的,但很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123RF)

聊天时,听朋友Jane提到一件趣事。Jane正在读博士,压力很大,这个阶段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毕业拿到学位了。但是,博士论文还没有成型,毕业遥遥无期。每每看到有人提交毕业论文或通过答辩,Jane都非常羡慕。

       

前段时间,导师负责评审一篇外校博士论文,因为和Jane的研究课题特别接近,就把论文发给她看。Jane收到论文,心中说不出的膜拜之情,论文封皮的设计、目录的排列、图表的呈现,方方面面都显得很不一般。

Jane一边读,一边感慨自己为什么没想到用那些研究方法。通读过一遍之后,她很激动地向导师汇报,说自己学到很多,很受启发。导师看了她一眼,只冷冷说了一句:这篇论文我是打算“枪毙”掉的。

朋友一下傻了,没想到让自己那么仰慕的论文,导师都没打算让通过。于是,她回头细细解读、分析,找出了一堆的毛病,写了一篇长达一千字的评论,发给导师看。导师回说,她这次才算是认真看了。

Jane把这段经历当作笑话讲,但我知道这是很现实的事,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戴着有色眼镜对问题做出判断。就像Jane拿到那篇论文,因为心中的膜拜之情,看到的全是作者的了不起。后来,因为导师指出论文有问题,她才去认真分析,发现很多缺陷。

所以,心怀仰慕之情,我们就容易看到对方的闪光,而心中有质疑时,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不足。我们太多的判断是有色的,但很多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有色的判断中,有几分是完全符合事实的呢?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判断在多大程度上是有色的,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

作者:青松

责任编辑:方远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