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伟祥
报道|周慧心
图 |Pikbest/Fotolia
“您有送孩子上补习吗?什么情况下需要去补习?您会送上幼稚园的孩子去补习吗?上补习的目的是应付来临的考试?还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认知与分析能力呢?补习是因为怕输吗?输或是成功的秘方?看本地的家长是怎么说的?”
记者在街头随意找了几位路人,让他们谈谈自己对送孩子去补习的看法。
为什么送孩子去补习班?
“大多数的父母应该两个都一起去做工,所以应该会很少时间可以照顾或教孩子,至少可以放他们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希望他们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有一些小孩子可能在学校的学习当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他可能进度跟不上,那就去补习,有针对性的补习对这个孩子是比较好的,这样的话,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就不会那么吃力。有些家长说带孩子去学更多的知识,可能孩子回到学校了以后,因为他都已经学过了,所以他可能会不那么认真去听课了,可能会分心。”
“从我自己的经验,我的母亲和父亲,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没有太多的学问,他们都不知道如何教我,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送我去补习,让我获得比学校课程更多的知识。如果我去补习,我遵循一个规律,我从6pm到8pm去补习,全部在这里学习,然后回来放松,所以我不需要在家里再读书。”
“我觉得有的家长可能有一些盲目性,好像攀比心。你的孩子有学,那我的孩子也要学,我的孩子不可以输,但是可能这个孩子去学的时候,发现这个学校不太适合他,可能会让他觉得很有压力,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
“我是出生在中国,然后来到新加坡,中国可能更严重,更夸张一点,一般我们会说很内卷,其实新加坡相对而言已经算好一些了,他整体的社会文化啊,或者是结构还是偏向于比较亚洲嘛,然后大家都很注重学业,注重成绩。”
“其实我的补习中心的学生,他们的资质都是挺不错的,但是他们的家长还是会要求更多。我的学生跟我说,他不想回家,因为回家的话就会被爸爸妈妈叫去做更多的作业,所以他们宁愿来补习班,至少还可以跟同学们说话。”
易通教育创办人王百庆博士认为,每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时,家长就会急于给孩子找个补习班,希望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是很多补习只是应付考试,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改善,结果孩子反而会变得依赖补习、变得更加不会学习新东西。这就好比通过药物可以解决暂时的病痛,但是没有办法达到强身健体和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幼稚园孩子要补习?
“其实我们家孩子,因为他还没有上小学,所以我们不想给他太多的负担,暂时称得上补习的可能就是Phonics,以英文为主,他自己喜欢的,比如他有兴趣看的书,可以自己多阅读,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毕竟他们还小嘛,让他们多探索,比如说他们有哪些感兴趣的,他这个年龄还没有接触到比较高深的内容,我觉得没那么大的必要,主要还是看他的兴趣。”
“我应该不会把我的孩子这么早就送去这些补习班,其实在生活中教他们就可以了。”
“他们还是孩子,让他们享受,内心中孩子气,我认为课程一点都不重要,学习生活才是最主要的,课程就只是课程而已,如果那对你没用,将来也100%不会对你有用,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你也可以从外面的世界学到东西。”
“说新加坡人怕输,其实是家长怕孩子输,认为只有赢才是最好的,赢了就有好学历、好工作、好前途。但事实上,输是每个孩子必学的一课,让他们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学习失败,绝对有益成长。”
“与其让孩子从小学习多种才艺,不如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经历多一些挫折,培养他解决困难和挫折的智慧、勇气。在历练的过程中,孩子也容易养成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补习班的尹校长表示,幼儿园、一二年级的孩子,不用上补习班,“有的华人家长出于塑造天才的目的,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超过别人,但这种情况,我觉得没必要。因为天才不是补习出来的,恰恰用这种方法是培养不出来天才的。这个年纪的小孩,你就得培养他的兴趣。观察他在哪方面有天分,去发现他的天才之处在哪里。然后因材施教,去着重培养他的这方面,而不是人为规定他要在哪方面变成天才。重点就是帮助他养成阅读的兴趣。”
为啥西方孩子不补习?
“这是他们那边的观念,跟我们不同,我们现在还是觉得文凭很重要,现在他们国家的话,我觉得他们只要有学好一项自己的技能的话就OK了,他们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很厉害画画,你就画画,你要做木工,你就去做木工什么的,我们这边的话就全部都是要读书,拿到文凭,至少一个文凭,才去做你要做的东西。”
“他们的文化就是会比较放松,不会去逼孩子们做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且他们会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不会过多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样也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要有一个平衡,我也希望自己以后会是这样的一个家长,就是我不会强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但是如果孩子就是越走越偏的话,我还是会把他拉回来一点。”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补习成了一种常态,有数据显示,新加坡家长仅花在孩子私人的补课费用上,就高达14亿新元。高达91%的父母表示孩子现在在上补习或者曾经上过,或者打算以后去上。◇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