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晋献公的时候,城东住着一个平民,名叫祖朝。一天,他上书给晋献公说:“草茅小臣祖朝,希望能听听国家的大政方针。”晋献公派人出去告诉他:“国家大事,高官重臣已经考虑好了,平民百姓还管什么政策呢?”
祖朝回答说:“大王没有听说过古代将军桓司马的故事吗?”
善用类比 劝谏国君
祖朝说的是,一天早晨,将军桓司马要去朝见君上,出发得迟了些,驭手(驾车的人,坐于中间)急着催马赶路,骖乘(古代陪乘人员,坐于右边)也在旁边催马快走。
这时,驾车的人就用手肘碰骖乘说:“你为什么超越了你的本分?为什么也在旁边喝马催车呢?”
骖乘对驭手说:“该催的时候就得催,这是我的事。你只要掌握好你的缰绳就是了。你现在不掌握好缰绳,要是马突然受惊,车就会轧到路上的行人。一旦遭逢强大的敌人,凭着一身肝胆浴血奋战是我的事。那时你能放下你手中的缰绳,下车帮我吗?迟到了的话,灾祸也会降到我头上,对此我和你一样深感忧虑,我怎么能不催马赶路呢?”祖朝对使者说:“现在大王说‘高官重臣已考虑好了,平民百姓还管什么政策’,假如大官们在朝中的决策有失当之处,像我这样的百姓,哪能不惨死于中原的土地之上呢?这灾祸亦会降临到我身上,我对此亦有深重的忧虑,我哪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
“草茅小臣”成为国师
使者将祖朝的这番话转告晋献公。晋献公于是召祖朝入宫,和他谈论了三天,感到心中的忧虑尽释,于是立祖朝为国师。@*#
作者:宋宝蓝 责任编辑:王愉悦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