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诚信——忠厚不折本

忠厚不折本
忠厚不折本

民国初年,一个县城裡有两家米店,一家叫「永昌」,另一家叫「丰裕」。「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眼看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个多赚钱的主意。这一天,他把星秤师傅请到家裡,避开众人,对星秤师傅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

       

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就忘了道德,满口答应下来。老掌柜吩咐完毕,留下星秤师傅在院裡星秤,自己就到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柜有四个儿子,都帮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儿子两个月前娶一私塾老师的女儿为妻。

新媳妇正在屋裡做针线,老掌柜吩咐星秤师傅的话被她听见了。老掌柜离开后,新媳妇沉思了一会儿,走到院子裡对星秤师傅说:「我爹年纪大了,有些糊涂,刚才一定是把话讲错了。请师傅星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两串钱。不过,千万不能让我爹知道。」

星秤师傅为了再多得两串钱,就答应了。一杆十六两半一斤的秤很快制成,星秤师傅果真没把秤的变化告诉老掌柜。老掌柜曾多次请他星秤,对他的手艺信得过,当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时间后,「丰裕」米店的生意兴旺起来,「永昌」米店的老主顾也纷纷转到「丰裕」买米。又一段时间后,县城东街、西街的人也舍近求远,穿街走巷来「丰裕」买米。

到了年底,「丰裕」米店发了财,「永昌」米店倒闭只能把米店典当给了「丰裕」。

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老掌柜心裡高兴,他让大家猜自家发财的奥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说老天爷保佑的,有说老掌柜管理有方的,有说米店位置好的?

老掌柜嘿嘿一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咱靠啥发的财?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两半一斤,每卖一斤米,就少付半两,日积月累,咱就发财了。」

接著,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钱星十五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说了一遍。

儿子们一听,都非常惊讶,大家都说老掌柜实在高明。老掌柜高兴极了,把胡子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新媳妇从座位上慢慢站起来,对老掌柜说:「我有一件事要告诉爹,在没告诉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应原谅我的过失。」待老掌柜点头后,新媳妇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两串钱星十六两半一斤秤的经过讲给大家听。

她说:「爹说得对,咱是靠秤发的财。咱的秤每斤多半两,顾客就知道咱做买卖实在,就愿买咱的米,咱的生意就兴旺。尽管每一斤米少获了一点利,可卖的多了获利就大了。咱是靠诚实发的财呀。」

大家更是惊讶,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老掌柜不相信这是真的,拿来每日卖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两半。老掌柜呆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慢慢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第二天大年初一,老掌柜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从腰裡解下帐房钥匙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决定从今天起,把掌柜让给老四媳妇,往后,都听她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厚不折本,反而因为店家的诚信,让更多的人来买东西,甚至不远万里跑来买。这样的商店才能一直兴盛,一直开下去,成为百年老店。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