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雪花结晶片片不同,人的眼泪,竟然也会因主题、因情绪的不同,在微观下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景观。
科学家认为每滴眼泪的黏度和成分都有差异,但所有眼泪都有油脂、抗体、酶等生物化学物质悬浮在盐水中。这些物质跟我们的主体是怎样的联系呢?这是荷兰摄影家莫里斯·米克(Maurice Mikkers)努力想追寻的答案。
收集眼泪并呈现出微观下独一无二的美,是米克致力的方向。2007年以前他是医药实验室的分析师,后来去海牙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互动媒体设计。结合艺术与科学,他用微观显像(Micrographs)将显微镜下的图像呈现为一系列美丽的故事。
因痛受启发 展开与微观的对话
2014年米克不小心踢到桌脚,脚趾头痛得他直掉泪,不知道哪来的灵感,他用滴管吸取了他那因极度痛苦而不断滚下脸颊的斗大泪珠,放在了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结晶在微观下的显像。
从此以后,米克不只观察自己的泪,更收集了无数人的泪水,因父亲病危难过哭泣的好友,在职场饱受主管羞辱的妹妹,以及其他愿意贡献出眼泪的人。
这不是科学研究,也不像他以前做的医学实验,而是充满想像力与灵感的探索之旅。“我以前忙于将处方药、食物等化为结晶做研究,我从来不知道眼泪可以如此美丽。”
“这么做,其实是希望展开对话。”米克探索着不同类别眼泪在显微镜下的差异,他发现,重点在于眼泪后面的故事。“因为通常人们不习惯在公众面前掉泪,不希望被别人看见,但以‘众泪微像’(Imaginarium of Tears)的形式,我们可以向外部世界敞开心扉。”
高倍显微镜下 独一无二的眼泪表情
现在科学认为眼泪总共有3种:当直视风扇60秒不眨眼,眼泪就会自动排出,这是基本型眼泪;因切洋葱、受烟雾刺激流下的眼泪,是条件反射型眼泪;还是一类是因激动、伤心、开心等情绪而流的泪水。
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是高度结晶的眼泪,不同类型和场景下的眼泪,在结晶过程中形态也不同,这一发现让米克惊喜。
“每一滴眼泪里面都有水、脂质、葡萄糖、尿素、钠、钾、油、盐、矿物质。”他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同的,做着不同的事情,也造成每一滴泪的独一无二。”
2015年3月开始,他陆续邀请更多朋友“流泪”,最难的部分是让人当场流泪,花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眼泪结晶过程则需要5~30分钟。同年,他在脸书发布了微观显像系列摄影,取名“众泪微像力”。
该系列在社群媒体上发酵, 知名的TED公开演讲会邀请他去分享他的理念。“正如创意值得分享,我相信泪水值得流传。”他说。
2017年,米克成功开发眼泪采集包,希望借此让更多人寄来眼泪,汇成资料库,就相似性、差异性等作归纳分析;他也着手探寻眼泪的“碎形维度(fractals)”,希望找出解读它的方法。
眼泪与水珠真的没有生命吗?
“我如此投入眼泪的微观世界,是因为眼泪和那些独特的故事之间有非常深刻的联系。”接受大纪元采访时,米克说,“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经历生命的低潮和苦楚。透过分享,我们可以打开微观的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他也表示,“眼泪微观世界里那独一无二的景观,每次都让我惊艳,是全新体验。我还想更深探索、了解更多,想知道未来会引领我走到哪里去。”
她拍出眼泪水分蒸发后的微观结晶排列,有如数百万年里作用于地球的侵蚀效应。这让她激动万分,陆续收集了100份眼泪样本进行显微成像,出版了摄影集《眼泪地图》(The Topography of Tears)。
米克和费雪的探索,也让人想到已故的江本胜博士。他收集各种情境下的水样放在零下5度的冰箱,然后在水即将融化时,利用高倍显微镜拍摄。收入122幅照片的《水知道答案》,显示出人的意念、音乐等因素对水结晶样貌的影响,让人们重新思考:无机物是否真的没有生命?
在2500多年前的东方,释迦牟尼佛陀说,“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200多年前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也曾写下禅意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一掌一宇宙,一秒一永恒。”
看来,不只一粒沙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一颗眼泪、水珠里也有无穷奥妙。您是否也会好奇,自己的眼泪在显微镜下会呈现如何奇妙的景象?那究竟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更多信息:medium.com
【大纪元2019年07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米蓝达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苏明真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