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其《师说》中给老师下过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大凡为人师者,似乎都是在兢兢业业地做着传授道理、讲授知识的工作。
孩子在家里,父母教;进了学校,老师教。苦口婆心,孜孜不倦,从做人,到学习,到生活,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可谓周到详尽,尽心尽力。
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言传方面可谓下足了工夫。
如果读一读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应该对我们别有启发。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培育、灵魂的安顿”,是“精神的契合,灵肉的交流”。
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
他认为教育的方法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经院式的僵化传授与训练。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苏格拉底式的存在之交流。
雅思贝尔斯形象地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比如说,我们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如何,不能如何如何,可是孩子们却感受不到施教者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举个例子,我常在一些学校看到,老师们整天要求学生读书学习,可是校园之内,却总是看到老师们滑手机、玩电脑的身影。我的孩子回家告诉我,老师在教室里盯着我们做作业,要求我们努力读书学习,可是她自己却偷偷地趴在讲桌上玩手机。十年前我的一位邻居,对孩子的学习盯得非常紧,要求非常严,回家即学习,闲暇就做题。如此要求孩子,可是做父母亲的却整天在麻将桌上奋战。
再比如说,课堂之上只有老师滔滔不绝地“授业”,灌输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师生之间没有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
这些实际上就是雅思贝尔斯所说的“一种与心灵相隔离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一棵树不能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无法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无力唤醒另一个灵魂。师生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合作、参与与分享,孩子们的精神未能得到生长,内在的生长力无法唤醒,探索求知的责任感无法激发,孩子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无法兑现。于是乎只能依靠强制性的灌输、空洞乏味的说教,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如果我们无法用我们自己的灵魂唤醒孩子的灵魂,那么我们教育的实效是要大打折扣的。
责任编辑:李智【希望之声2019年10月28日】(本台记者李智综合报导)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