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真相:叫不动的孩子 父母先改变沟通术

叫不动的孩子 父母先改变沟通术
教养若用错方法,会造就孩子教不动的个性。父母须改变沟通方法。(Fotolia)

教养虽然没有对错,但有时候若用错方法,不但无效,也会造就孩子耳背、教不动的个性。就像做父母的都期待孩子能有高EQ,但当他犯错时,父母有时急着教导,而忽略了静下心来了解孩子背后的原因与动机,示范了低EQ 的行为,进而被孩子模仿。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我在临床教学将近20 年,看过很多叛逆的孩子,发现他们之所以不听大人的话,其实是大人在教养时做错了4 件事:

管教说重点,孩子的耳朵会打开一点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爸妈一定要记得,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别一口气要求孩子都做到。例如,很多父母只要时间一赶,在开口交代孩子时,就是一连串不停地说“我再1 分钟就要出门”,这样只会让孩子生气、放弃,因为他听不完整你的重点也做不到。

美国心理学家曾发现,单单一个指令里,成人只能接收到7个上下的重点,6 岁以下的小朋友更少,大约3 ~ 5 个重点就是极限了。

管教的重点是,交代事情时,要让孩子中断正在做的事,让视线看着你,且要以短小轻薄的句子为原则,愈简单、愈明确、愈好理解的才是最理想的指令,而且要提出合理的要求,让他们发自内心并付诸实现。例如:“9 点全部关灯睡觉”,可能就是缺乏弹性的不合理要求;而“9 点~ 9 点半关灯睡觉”,就是较合理的要求,他们会比较愿意接受。

父母太唠叨,孩子会情绪反抗

当父母总是叨念着孩子要把功课做好、要把玩具收好、要乖乖坐着吃饭时,多数孩子心里想的是:“拜托,我会做啦!你好啰嗦、好烦唷!”这种生活中大小事都要管的直升机父母,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被动式抗议。

管教中的重点是,信任孩子会做好,所以交代他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虽然,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做得到,但如果一星期里有一天孩子能自己把事情都做好时,就要记得给予鼓励与赞美,这才能让孩子成长并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教小孩,多些肯定句

现代父母工作忙碌,有时会在教养的过程中,无心用了一些情绪化用语,好比说:“噢,你又把玩具乱丢,难道你不知道我每天工作很忙、很累吗?再这样下去,妈妈会疯掉耶,你希望妈妈疯掉吗?……”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倾泄在和孩子的对话当中。

教养的重点是,当孩子做了捣蛋事时,用温柔坚定的口气,当他的面说:“妈妈今天工作有点累,我们一起来把玩具收拾好,你是我的小帮手,我等你!”当他跟着自己一起收拾时,记得要感谢他、赞美他,例如“你真的帮了妈妈很大的忙”。

建立孩子的同理心没办法一蹴可几,是需要慢慢训练的,记住不要用罪恶感、羞耻感来让孩子顺从,这只会令他陷入两难。只要好好地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就好,别把工作上的坏情绪双倍加诸在孩子的身上,这虽然有点难度,但非常值得一试!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只要孩子听话,却忘了倾听孩子说话

对于要兼顾工作又要做家事的父母,在忙乱的过程中,还要顾及孩子的教养,确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有时候,当自己在工作时,孩子特别爱来烦你,这时多数妈妈都会说:“没看到我在忙吗?在我忙的时候不要吵我……”等,敷衍地把孩子赶走,但孩子真的有话想跟你说,怎么办呢?

管教中的重点是,当孩子希望你听,你却没空回应时,可以真诚的跟他说,自己正在忙忙完后就去找他。妈妈真诚的说出自己为难之处,也是在训练孩子等待、让孩子愿意相信妈妈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最后请记得,当你忙完时,一定要说到做到,去听听孩子想跟你说些什么。

“王老师,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跟在家里都不一样,学校老师说他好懂礼貌、是个小帮手;怎么一回到家,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疑惑,老师跟妈妈的教法,到底差在哪里?

我们都知道易子而教比较容易,孩子通常也爱挑战父母的底线,虽说教养没有对错,但每天忙于工作与家事的父母,会习惯运用快速的方式解决亲子间的困境,虽然不会对健康生活有严重的后果,不过,这却是个无效教养,不但亲子关系不会好,生活也不愉快。

无论是“限制、夸大、碎念、威胁、唠叨”哪种口吻,对孩子的学习与教养都没有帮助。以限制口吻来说,这种做不到的教养不能轻易说出口,否则会养成孩子“反正我都做不到,干脆不听了”的心态;至于夸大法更要避免,当孩子愈大,只会觉得你说的都不是真的、都只是在骗人而已。

而威胁或唠叨对孩子也没好处,他不但无法内化、记不住,也容易养成耳背的习惯。我建议父母要经常找机会与孩子沟通和讨论,包括让他自己订定计划、给他时间让他思考、不要急着想用立即见效的语言,才是有效的教养。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图/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 ─摘自:《教养的真相:图解孩子讲不听、叫不动,大人该懂的破冰对话》亲子天下出版提供@

作者:王宏哲

责任编辑:黎薇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