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人物,他出身于名宦世家,考中进士后,曾入仕三朝,任过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集贤殿大学士以及礼部、户部、吏部尚书等要职,后被封为“鲁国公”,死后被授予谥号“宣靖”。
曾家一共出过四位宰相和一位状元。曾公亮为几代帝王所倚重,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其子子孙孙有不少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中国有句老话:祖上积德,子孙昌茂、大有作为,必定与其父辈们的高尚德行有着密切的关联。
据史料记载,曾公亮入仕为官之前,就是一位乐善好施、慷慨侠义的有德之士。他曾在外地偶然遇到一个无法偿还借款的人,这人情急之下要把自己的女儿卖给商人。曾公亮听说后,不忍他们一家骨肉分离,就主动拿出了四十万铜钱来帮他还债。后来,曾公亮中了进士,在朝中平步青云,他的儿子当上了枢密使,他的孙子也成了宰相。
种善因、得善果,更何况“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类似的因果故事在曾公亮所在的宋朝并不鲜见,即使是民间的小人物,也同样有着曾公那样的气魄与胸襟,同样怀揣着仁德之心与侠义心肠。
教书先生施财救路人 四个儿子当官
在江西南丰的朱家有位先人,名叫朱轼,字器之,是乡间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个农民在上吊自杀。朱轼发现这人气息尚存,于是就赶紧去找人来救他。不一会儿,他就醒过来了。
朱轼问他到底有何难处,非要走上绝路。这农民很哀伤地说:“我欠下了很多租子,一直都还不上,马上就要被问罪下狱了。虽然被官府宽限了几天,但终究还是拿不出钱来,就想着一死了之。我若是有活路,又何必自寻短见呢?”
朱轼听了于心不忍,就问他所欠的数目。他回答:“只要几千钱就行了,可我实在是没辙啊!”这时朱轼发现他身上刚好带了这么些钱,于是就全给了那农民,连姓名都没留下。朱轼也并不是一个有钱人,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他已经拿不出钱来置办祭神用的物品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后悔把钱送给别人,以解他人的燃眉之急。
后来,他因多次被举荐而当上了承议郎,他的五个儿子中有四个都当了官。比如,朱京官至国子监司业,朱彦当到待制,朱褒成了郎官,朱襄担任太守,个个都颇负盛名。至于朱轼,他身体一直很康健,到八十多岁才去世。即便过了很久,他慷慨解囊、仗义救人的事也依然在当地流传。
富人施财救人质 五子登科及第
浙江越州有位富人,名叫黄汝楫。徽宗宣和年间,他听说方腊的军队快要打到越州来了,就赶紧把平时攒下的价值两万贯的金银细软都埋在了家中,自己躲到山里去了。
有一天,方腊军中一个巡逻的兵士拿着白旗来找他,见到他后又是作揖又是跪拜。他起先还有点害怕,后来发现这人曾经是他家中的一个仆人,就向他问明来意。
他对黄汝楫说:“我们的主帅已经抓了很多士大夫和普通人家的女子,把她们关在一间空房子里,然后向她们的家人索要赎金,若是不给,就会大开杀戒。”黄汝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就问他关了多少人。那兵士告诉他大概有上千人之多。黄汝楫说:“我在家里藏了些值钱的东西,大概有两万贯,若拿去赎回那上千人的性命,不知够不够?”那兵士说:“足够了!”黄汝楫让他回去禀报,第二天再来答复。
到了第二天,那兵士来告诉他,说主帅同意了。黄汝楫便带人回到家中,把之前埋好的金银细软都挖了出来,再用车辇运送到方腊的军营中。没过多久,被关押的上千人都放出来了,他们一起来到黄家拜谢,为黄汝楫诵念经文祈福,欢呼声响彻云霄。
后来,方腊之乱平息,黄汝楫有天梦见了一位一丈来高的金甲神人从天而降,并对他说:“玉皇大帝有诏,因你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特嘉奖你五个儿子登科及第。”
到了高宗绍兴年间,黄汝楫被任命为浙江浦江县知县,他儿子黄开、黄阁、黄阅都在同一年登上了乙科的进士榜,而另外两个儿子也在下一科中了进士。这跟那位金甲神人所说的一模一样。
儒生倾囊相助 被救者死后仍不忘报恩
江西奉新县的县令高南寿以前去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在途中遇到了一名正在上吊的男子。他跑过去一看,这人还没断气,于是赶紧解开绳子,把他救了下来。原来,这人是开化县的一个弓箭手。县尉家的一个妾跑了,让他去追捕。后来,他打听到这个妾被贩子卖给了一个富户人家。如果想让这个女人跟他走,就得花三万钱把她赎出来。
他很无奈地对高南寿说:“我家一贫如洗,怎么也不可能筹到那么多钱。如今,我的儿子、侄子和女婿都在县尉手下当差,我若这样空手而归,他肯定会大发雷霆。我实在是没办法,又不想连累家人,不如一死了之。”
高南寿听了,十分同情他,当即就掏空了自己的口袋,凑足了三万钱给他。也就在这一年,高南寿考上了进士,又正好被派到开化县当县尉。上任后,他向人打听那位弓箭手的下落,别人告诉他,这人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
当时,有一伙盗匪正在开化县抢劫那里的富家大户,州里下令一定要将他们缉拿归案。于是县尉把衙门关了,让所有人都去抓捕盗匪。忙了很久,却依然没有消息,高南寿也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他一个人在亭子里来回踱步,思来想去的都想不出更好的对策。这时,有人突然出现在台阶下,跪着拜见他。高南寿很惊讶,赶紧问他是谁。只听这人说:“老爷莫怕,我就是您曾经出手相救过的那位弓箭手。虽然我已经死了,但还想着未能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如今我知道那伙盗匪的下落,所以特来向您禀报。他们此时喝多了酒,正躺在城外的神庙里,您赶紧派人去抓吧!”
高南寿一听,立即把手下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跟着弓箭手前往城外的神庙。那伙强盗果然在里面,这些人已喝得烂醉如泥,正是抓捕的好时机。最终,盗匪们都被缉拿归案了,没有一人漏网。
由于高南寿捕盗有功,他被调往京城做官,随后又被派到奉新县当县令。他为人正直、爱民如子,还留下了为百姓祈雨的佳话。他死后,奉新县的老百姓将他奉为城隍神,直到今天他还被供奉在城隍庙里。@*#
参考资料:《夷坚志》补卷第三、夷坚丁志卷第二十
作者:颜雯 责任编辑:李婧铖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