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拥有“一世之师”、“天下第一流人物”之美誉。他笔下的千古名句蕴含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启迪后世。
公元1046年10月17日,范仲淹应好友、被贬至巴陵郡任太守的滕子京之请,为其重修岳阳楼而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散文《岳阳楼记》。
此记共368字,文笔简洁、优美,融记事、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体,其中两个排比段落多用四言短句,对偶工丽,生动地描绘了岳阳楼在阴雨和晴日可触发的不同心情,引出主题: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并且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念与治国思想,展现了无私、高远的境界。文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嗟叹,动人心魄。
在《岳阳楼记》问世前十年,即1036年,范仲淹向宋仁宗呈上一幅《百官图》,抨击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他因而与吕发生争执,后被贬为饶州知州。友人梅尧臣作《灵乌赋》赠与范仲淹,劝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结尔舌兮钤尔喙”)。范仲淹便写了同题《灵乌赋》回赠,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言其志。胡适曾撰文赞颂范仲淹的勇气,视这一句话为古代文人争取言论自由的代表性名言。
范仲淹当年被贬知饶州后,从开封走水路赴任,途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上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不但不在意,还作诗云:“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出身贫寒,耿直不阿,两袖清风。他在官场上虽然数遭贬黜,却始终保持澄清吏治、关爱百姓的赤诚。他用节省下来的俸禄,为家乡苏州的族人购买了“义田”千亩,并设立“义庄”,救济贫穷的族人,还为科举考生提供资助。而他自己甘愿清贫,以至于去世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
欧阳修在给范仲淹写的墓碑文里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的品行和操守,堪为后世楷模。为人,他正直勤奋,忠孝刚勇;为官,他清廉守纪,造福一方。无论进退荣辱,他都把国家百姓放在心中,因而获赞“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
当代中国,多么需要范仲淹所身体力行的美德与精神!
今天,“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气节在中国日渐衰亡,大批知识分子的良知已被暴政高压、党文化的侵蚀以及私利私欲所蚕食。一批敢于挺身而出、为民请命的正义之士,无不受到当局的严酷打压。在中共的谎言、恐怖与腐败大网中,以权谋私已成官场的默契,人人为己、不择手段的处世哲学正在把整个社会搅得天昏地暗。
一个破坏传统文化、颠倒善恶、扑灭凛然正气的政权,如何取信于民,又能营造出怎样的社会环境?如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将永远可望不可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和宁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与无私,能够归正内心,强国强民。古代先贤的潇洒磊落,辉映着传统的道德精神,在向所有中国人发出提示:什么样的修为与人生,才能俯仰天地、无愧于心。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作者:唐笛
责任编辑:古言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