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体内湿气重并非是没有原因的,体质虚寒、喜欢吃冰冷食物的人,都容易积存湿气。哪些食物能去除湿气?李应达中医师推荐几种能有效去湿的食物和中药,其中,有一味“去湿妙药”,你我家里都有。
为什么体内会积存湿气?
体内积存湿气,有以下几种原因:
1. 体质虚寒。
体质虚寒一般是指虚证与寒证。虚证就是身体疲倦、四肢无力,寒证就是怕冷、常腹泻、频尿、四肢冰冷、月经来有血块、少腹痛(编者注:脐下偏左或偏右处疼痛)、小便颜色淡如清水。
2. 饮食不节制、不规律。
很多人饮食不节制,要么就不吃,一吃起来就吃太饱,就容易伤肠胃。饮食不规律则表现为日夜颠倒,一忙了就忘记吃饭时间,这些都会打乱胃肠消化的生物时钟。饥饿时没吃东西,还会造成胃酸分泌,得不到食物的中和,从而伤到胃,或引起胃食道逆流。胃肠一伤,湿气就积到体内。
3. 喜欢吃冰冷食物或油炸食物。
冰冷食物会使胃肠收缩,血液循环变慢,消化不良,湿气滞留,容易引起腹胀、腹痛、甚至腹泻。
油炸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引发湿邪生痰。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不是我们所认识的感冒咳嗽有痰的“痰”,这里所指的“痰湿”更广泛,包括痰、水、组织液,还包括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过高等。所以肥人多痰导致高血脂的基本原因,就是“痰湿中阻”,使血液运行速度减慢而造成,一般也称为血浊,所以这种体质就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等病。
中医认为,人体内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不运化,就会产生痰湿,因此,有“脾为生痰之源”的说法。
湿气重怎么办?这些食物、中药可去湿
● 生姜——去湿最迅速
去除体内湿气,我推荐最好用、作用最快速的是生姜,但胃热者不可常吃。
生姜能去湿散寒,治胃寒腹痛。夏天过食冰冷,或吃太多西瓜,容易引起肠胃寒冷的腹痛。中医病理说:寒则气血不畅,因而痛难忍。此时,用生姜切片煮水或加一些肉丝同煮,服用后,很快腹痛就解除。
我记得有一次,弟弟早上六点多打来电话,说母亲半夜肚子痛,在急诊室。我马上赶到急诊室,问知是母亲吃瓜类水果太多,现在还会腹痛,把脉沉而紧,诊断是肠胃有寒湿。
于是,我到医院附近买来煮好的生姜汤,还有清粥小菜,回到医院,先给母亲喝生姜汤。等过了十分钟后,母亲说肚子不痛了,要吃早餐。后来主治医师来检查,看到母亲能吃早餐了,肚子也不痛了,就说“可以出院了”。
● 四神汤
四神汤的配方包括莲子、芡实、茯苓、山药。也有的中药房会加薏苡仁、猪小肠或猪肚。
四神汤有健脾去湿的功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口差、小便白浊等证。
● 薏苡仁
薏苡仁淡渗利湿,并能健脾。凡脾虚湿胜所致的水肿、脚气等证,用薏苡仁有标本兼顾的效果。
常配白术、茯苓、赤小豆等以健脾利湿。
● 赤小豆
赤小豆能健脾止泻、利水(小便)消肿、除烦热、止渴、解酒湿、解毒排脓、通乳、散瘀血。 临床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或腹泻等症。
赤小豆与一般市面卖的红豆可不同,要到中药房买才有,它的利水功效更甚于红豆。
● 车前子
车前子能利水通淋,清肝明目,镇咳祛痰,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
● 茵蔯
茵蔯性味辛苦、微寒,能保肝利胆,清热利湿,为治黄疸之要药。
醒脾燥湿的民间草药:
● 狗尾草
狗尾草有去湿健脾,活血化瘀的功效,还治小儿发育不良。狗尾草药材可以和鸡肉一起炖鸡汤,好吃又营养。
● 羊奶头
属桑科,又称羊奶埔、天仙果,客家人用它来炖鸡或炖排骨,有袪风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助脾运化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酸痛、头痛头风、小儿发育不佳。
对于湿气重的水肿、妇科病人 常用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对于湿气重的病人,例如全身水肿病人,尤其是下肢水肿 ,我常用八味地黄丸加五苓散来治疗。八味地黄丸补肾阳虚,加五苓散利水又不伤正气,通常效果都是很好的。
妇科方面,湿气重会有白带或月经来少腹痛或腹泻等, 我常用归脾汤加重四君子汤或附子理中汤,温中去湿,也是很快就就痊愈。
艾灸除湿气
另外补充一点:用艾草灸来除湿气,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灸关元穴,能补肾阳;灸足三里穴,能补脾去湿。
文/李应达(桃园慈航中医诊所医师)
责任编辑:李清风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