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表现
在现代生活中,父母们的“宝贝”越来越多。有一次在百货公司的电梯里,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推著婴儿车,里面坐着一个应该两岁多的小女孩。小女孩长得很可爱,穿着白色蕾丝洋装,头上还带着银色的小皇冠,活脱就像一个小公主。
“布丁,坐好,你的脚伸太出来,会踢到人喔!”
“妈,我不喜欢叫布丁,要叫我宝贝。”
“为什么要叫你宝贝呢?你已经长大了。”对啊!婴儿车都快坐不下了!脚还不伸进去一点,电梯人越来越多。
“不管,我就是喜欢你叫我宝贝嘛,爸爸、阿公、阿嬷也都是叫我宝贝的啊!”
她妈妈没有再理她,但是这个女娃儿的语言能力真的超棒,口齿伶俐、表达清晰,撒娇中还不忘带着点哭腔。要不是声音太童稚,简直像是15、6岁的美丽小恶魔在跟男友撒娇讲话,天啊!我突然觉得她很欠揍。
很多妈妈看到这里应该很不以为然,觉得欠揍的应该是我这个精神科医师吧!是我的心理有点变态才对,“本来小孩就是宝贝啊!”
谁的“宝贝”
有一次,我的病人带着她5岁的小男孩来看门诊,她跟小孩说:“宝贝啊!我跟医师讲几句话就好,你先出去等我。”我奉劝她不要叫小孩“宝贝”,她回我:“为什么不能叫,小孩本来就是宝贝啊!”
“可是等他长大了、离家读书,职场工作了,谁会把他当宝贝呢?到时他怎么适应?”
妈妈们一定觉得我太严苛了,不过才5岁的小孩,离上班工作搞不好还20年呢?要疼当然是趁现在啊!
让我来讲一个宝贝被养了20年的故事。
一个“宝贝”的真实故事
“宝贝啊!起床啦!要去上幼儿园啦!”
“呜!嗯⋯⋯”这个5岁的小男孩翻了个身,继续睡。
这时也才早上8点半,幼儿园就在住家楼下的一楼,心疼她宝贝的妈妈怕他没睡足,就再等半个小时吧!
“宝贝啊!起床啦!该上幼儿园啦!要迟到啦!”照理说已经9点,早迟到了。
“宝贝啊!起床啦!10点了,大家都在唱歌了。”1个小时之后。
等到宝贝真的去到楼下幼儿园,大概都要到早上11点。宝贝起床戏码,几乎每天都上演,一演演了两年,寒暑假跟国定例假日休息。
“宝贝”长大了
小学离家也很近,除了跟校友会会长的女儿总是在吵架,偶尔没交功课被老师打以外,整体还算平安。
等到上国中,这个长得像混血儿,确实很可爱的宝贝已经吃到90公斤了,但还不到170公分。超重的一个原因是他自小很爱吃,也很会吃,即使塞得满嘴食物,双手也都拿着吃的东西,还要东张西望看哪有好吃的。
不过宝贝的妈也是很厉害,无视他巨大的身材,一天照样喂5餐: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还要加一个宵夜,就怕他的宝贝被饿到。这几年爸爸心里面一直有一个念头:“天啊!一辈子从来都不曾想过,我竟然要养出一个100公斤的小孩。”还好国中毕业时“只”有97公斤,虽然只短少了3公斤,但是两位数跟三位数的心里感受差了很多。
意外的电话
国中时,爸爸有一次接到老师的电话,因为平常这个宝贝都是妈妈在处理,第一次接到老师电话的爸爸内心有点毛毛的:“老师,请问小孩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特别的事啦!爸爸不要担心,是这样的,你的小孩这个学期因为迟到、没交功课已经被记了13次的警告。”
老师停顿了一下,大概在等下文吧?可能那时爸爸在药厂当主管,习惯性地在属下报告完后等著听解决方案:“所以,然后呢?”
老师电话那头好像有点不知所措,大概期待听到家长的回答会是像“真的啊?这个小孩真是不乖,害老师平常操心了,不好意思,那要怎么办呢?”之类的,“然后呢”这种冷漠的回复应该不在期待的反应之中。
其实呢!除了爸爸太酷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宝贝,爸爸总是说不得(宝贝不理你)、骂不得(话说重了,妈妈舍不得,爸爸会有麻烦),更是打不得,快100公斤耶!足足多了爸爸20公斤,胳臂又很粗,万一回手怎么办?
“是这样的,照规定他要被记好几支小过,要不要暑假时来学校劳动服务,将功抵过。”大概是爸爸让她很失望,老师悻悻然地把真正的目的说出来。心里大概想“天下哪有这样没羞耻心、漠视师长的爸爸,搞不好比小孩更需要劳动服务”。
没想到爸爸更狠:“我一开始还以为你要跟我讨论小孩为什么会迟到,不交功课,你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做些什么?老实说,对于他被记几支警告、几支小过我不是很在意啦!我比较想说的是,学校让一群不守规矩的小孩集合起来去劳动服务,可以达到什么教育的目的?”
老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爸爸随即挂掉了电话。
后来这个宝贝高中考得一蹋糊涂,就跟随着他去年不小心没考好哥哥的脚步,到美国念高中去了!反正两个都在美国出生,拿了美国籍,外公外婆也在美国,很方便,其实宝贝早就打好算盘,根本没在念书。
“宝贝”到美国念书之面临现实
宝贝离开了留在台湾的妈妈,上学就没迟到了。因为错过学校公车,没人会开车载他到学校,要自己走20几分钟的路上学,尤其下雪的冬天是很惨的。有一次功课慢交了一天,发现影响成绩的后果很严重,从此也不敢不准时交功课了。
他倒是依然不爱运动、不要出门,宅在房间里上网的习惯依旧,而且过重的小孩在美国会被歧视,交朋友也是不容易的,躲在家里比较好。
到了大三要结束,系里要求一定要实习完才能毕业,但是他既没参加社团,也从没打过工,寄出去的履历都被质疑跟拒绝。他这才发现问题大了,继续这样就要面临不能毕业了,以前宝贝的生活不能再任意地过下去了
“宝贝”的改变
于是他临时抱佛脚,赶快跑去应征速食店,开始打生命里的第一份工。
可是这样还不够,还得靠着爸爸帮忙找关系找暑假见习,最后好狗运申请到食品大厂的检验实习,还有薪水拿,总算毕了业。
这时他才跟爸爸讲实话:“其实我以前都没有好好用功念书,觉得念书做什么!同学都那么笨,功课都很简单。”
这爸爸当然知道,单单宝贝跟哥哥两个人平常兄弟俩厮杀象棋,都可以下到几乎上段的实力,怎么可能成绩那么差,还不是“宝贝病”。
宝贝最近突然发觉身材很重要,努力减了20公斤,回台湾度假前先问附近有没有健身房,现在他一周要去3次。
平常老是使不上力,空有满腹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爸爸(爸爸是心理学研究所的高材生,平均分数第一名,有拿奖状的),这时才算尽了心力,也放下了心:
1. 宝贝长大了,不再是活在自己世界的宝贝了。
2. 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自己养出一个体重破百的恐龙。
3. 这辈子应该比较不用担心他的未来了。
躲在“爱”世界里的“宝贝”
故事讲到这里也不用卖关子了,我就是那个爸爸,那个“宝贝”就是我的小儿子。
当他小时候被浓浓的母爱包围,简直就像是穿了“金钟罩铁布衫”“慈禧太后的黄马褂”,我只能在旁边看了摇头,却碰不得。直到生命中某一个事件发生、某一个时刻到来他才知道,躲在自己被宝贝的世界里是不行的,而我苦等的这一刻,就像极了那苦守寒窑18年的王宝钏。
毕业前半年,有一次他跟我说,有一个朋友问他毕业后要不要在台北合作开个茶坊,让窝居的上班族下了班有个地方喝喝茶,再回家睡觉,成功了还可以搞加盟。
我听了一股无名火立刻冒了出来,骂了他好几次Stupid,这种工作当初就留在台湾,随便念个高中毕业就可以做了,我花了那么多钱让他去美国念高中、大学干什么?
他应该是第一次被我大声痛骂,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诺诺的解释著,我也骂到“ㄙㄠ”声,就叫他写一个提案给我,自己分析一下成本跟利润,加盟的独特性。他也算乖,第二天就写了满满的一张纸寄给我,最后结论是:“爸爸,我知道错了,这个生意不能做,但是你也不要骂我Stupid好吗?”
台湾宝贝何其多
其实我在门诊中“宝贝病”真的看多了,最离谱的一个案例是孙子已经国小三年级,阿嬷每天喂他吃饭、帮忙穿衣服已经很过分了,还要替他洗澡。前几天在新闻又看到了类似的报导,不禁感叹台湾宝贝何其多,这些充满爱意的长辈们到底知不知道,当宝贝进了社会,哪个老板会把他当宝贝啊!一个适应不良,宝贝就可能成为一辈子职场的下属,永远活在“骄傲自恋”跟“失败挫折”不断轮回的地狱里,这时再买“被讨厌的勇气”,或许还可以再自我些。
即使家中很富有的宝贝们,沾赌、毒、色、变成恐怖情人,弄出酒驾杀人还是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新闻里。可怜的妈妈、嬷嬷(对不起,我不是性别歧视,只是电视都这么演)总是护着宝贝,哭着说:“我们的小孩从小都很乖,都是坏朋友害的,他绝对不会做坏事”。一辈子的宝贝,闯一辈子的祸,甚至要养他一辈子,更惨的还赔上成百上千万,甚至好几个亿。
你是“自恋型人格”的宝贝么
想想假如你自小就被“宝贝”“宝贝”地叫,你会怎么看待你自己?你会要求什么样的待遇?你会反省自己吗?你会尊重别人的感受吗?“宝贝”的世界中心不就是“宝贝”自己吗?哪还需要有别人呢?
-
根据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所谓的自恋型人格,有如下的特质:
1. 觉得自己很重要的自大感,如夸大成就与才能,虽然表现一般,却自认优越,也希望别人认同。
2. 相信无止境的成功、权力、美貌,或是幻想理想的爱情、工作、事业等。
3. 相信他或她的“特殊”及独特,仅能被其他特殊或居高位者所了解。
4. 需要过度的赞美。
5. 认为自己有特权,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待遇,或别人会自动地顺从他或她的期待。
6. 在人际上显得剥削,例如占别人便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 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辨识或认同别人的情感需求。
8. 时常妒忌别人或且认为别人妒忌他或她。
9. 显现自大、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以上只要有符合5项特点(或更多),即可高度怀疑这个人的自恋已经足以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工作,或人际关系。
-
让我们来看看被当作“宝贝”的小孩,他们父母的常见特质:
1. 往往相信他“宝贝”的特殊及独特。
2. 希望自己的“宝贝”有特权,没有也要帮忙弄到。
3. 过度高估“宝贝”的能力与外貌;给予太多的鼓励和赞美。
4. 父母会不自觉显现自大、傲慢的行为或态度,像是PO脸书的炫耀文,买贵到离谱的小孩专属超跑。
自恋型人格的比率,随着年龄变轻不断增加
这样的小孩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自省,如果再加上经济环境好,长得还不错,自然会相信自己的未来是拥有无止境的成功、权力、美貌,可以有理想的爱情、工作、事业。这样的人当然很容易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辨识或认同别人的情感需求,并显现自大、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能力不足者,不断换工作,把事业搞砸,总觉得是别人妒忌他、搞破坏、运气背。能力好者,经常是家中或职场的小霸王,欺凌同事属下、甚至殴打家人,变成很多人痛苦的来源。你希望自己的“宝贝”将来会变成这样吗?还是你觉得自己的“宝贝”长大了自然就没问题呢?醒醒吧!现在有很多的调查发现(有兴趣,或怀疑者,请参看《自恋时代》),自恋型人格的比率随着年龄变轻不断增加,年轻人的信心远高于他们真正的能力,而年轻一代的父母其实也在更自恋中。
对于家长,重要的课题是——该如何帮助他长大
1. 停止叫他“宝贝”
我们想要的最终目标或许应该是“惟望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出自有名的唐朝诗人苏东坡),其实这是最幸福的,之所以称呼智能有障碍的小朋友“喜憨儿”是有道理的,想太多往往是不快乐的根源。
但是现代社会,年轻人低薪,面对人工智慧的挑战,要生存必须要有好工作,持续吃苦的努力奋斗,还要用很多脑。从小当宝贝,难免比较不愿吃苦,比较不愿受气,这样的特质往往会造成必然的失败。
2. 让他从小分担工作、独立照顾自己
“宝贝”的一大特质是被过度的照顾,像之前提到十岁的男孩还要阿嬷帮忙喂饭洗澡,很无言。最常见的状况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尤其是妈妈不喜欢“小公主”下厨房(更遑论“小王子”),怕他们碰脏的东西、怕碰油烟辛苦、危险。结果长大后很多都不会做家事,尤其煮东西,反正到处有便利商店、餐厅。
然而,“宝贝们”会因此丧失很多生存的技能,也可能因为长期的外食付出健康的代价。像我经常看到年轻女性得嘴角炎,这和维他命B缺乏有关,最近研究也显示老年人有更多跟维他命B缺乏有关的失智问题。
3. 让他学会帮助别人、培养同理心
刚刚提到分担工作,这其实这也是培养分工合作的开始,而不是只让大人们帮“宝贝们”做。懂得要分工合作,其实也就在学习帮助别人,并且增加更多人与人之间深度的互动。
透过这个过程,孩子们会学到团队精神、学会更多的社交技巧、学习别人身上的故事跟优点,知道要如何相互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亲密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的温度之所在。一个没有同理心的社会,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也必须有堡垒或运气,保护你免于受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4. 让他了解自己能力的所在,不要活在金钱与爱心堆叠出来的幻想里
有一种叫“有志气,却眼高手低的宝贝”,老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失败了就推给命运,怨天尤人。因为所谓的“宝贝”常常是活在父母或长辈用金钱与爱心堆叠出来的生活里,他们没真的体验过困难,更遑论遭遇现实的无情。有些课业上的小小成功就被过度的赞美,还没进入社会,他们就活在“我一定是温拿”的幻想里。
问题在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父母或长辈的金钱与爱心并不能买到未来的成功与顺遂,想像与现实的落差常常注定了悲剧的发生,有时是事业、有时是爱情,有时是家庭,最惨的是牢狱之灾吧?
无条件的爱放在心里就好
所以,请千万、千万不要再叫自己的小孩“宝贝”,把宝贝跟无条件的爱放在心里就好,我们要养出的绝对不是一辈子好命的“宝贝”,要一辈子成功顺遂不是任何人给得起的,靠的是老天爷的赏赐。
我们要的是“宝贝”的未来:
1. 能独立思考、能独立照顾自己
2. 能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逆风而行
3. 能好好与人相处、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4. 能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建立成功的事业
5. 能快乐,但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苦痛,或自己未来的痛苦上
谨以此文献给我心中的两个儿子,爸爸不说,其实也不当你们是“宝贝”过,但永远爱你们,放你们在心里。
—-修改自《家有“自恋型人格”的孩子 如何判别》黄伟俐(身心科医师)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