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英文记者Bonnie Evans报导/高杉编译)负责监管“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和“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等媒体及对外广播机构的“美国全球媒体署”(U.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简称USAGM)重新启动了其“互联网自由办公室”(Office of Internet Freedom,简称OIF)。“互联网自由办公室”于2016年建立,就之后被该署领导层关闭。
近年来,“美国全球媒体署”下属的“美国之音”等媒体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尤其是“美国之音”中文部甚至被一些媒体称为是“拿着美国纳税人的钱的中共喉舌”。此前发生的郭文贵爆料直播被中共利用在“美国之音”的关系和影响力中途叫停的事件,使该问题被聚焦在闪光灯下。
此外,“美国全球媒体署”大约从十年前开始,就设立了旨在打破中共防火墙的专项资金。但批评者称,由于以自由亚洲电台(RFA)前台长丽比‧刘(Libby Liu,刘仚)为首的一些人的故意破坏,让这项计划一直没能发挥作用。
掌控自由亚洲电台(RFA)长达14年的丽比‧刘,把“美国全球媒体署”用于突破中共网络封锁的资金分散开来,并企图把“开放技术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简称OTF)分离出来并私有化,使美国政府突破中共网络封锁的项目,多年来没有任何进展。
迈克尔‧派克(Michael Pack)是川普总统提名的“美国全球媒体署”领导人。但他的提名受到了强烈的阻挠,并在参议院被搁置了两年多。今年夏天早些时候,在经受了民主党人和一些从不支持川普的共和党人的一连串的、猛烈的批评之后,终于成为“美国全球媒体署”的掌舵者。
2020年6月4日,帕克被任命为“美国全球媒体署”的首席执行官。
就任之后,他大刀阔斧地对“美国全球媒体署”及下属单位进行了改革,致力于改变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的多个下属媒体多年来一直面临外界质疑的局面。他开除了多位包括前“美国之音”台长班奈特、“自由亚洲电台”台长丽比刘在内的媒体高管。被一些媒体称为是“清理门户”。
前“美国之音”台长班奈特被指责隐瞒了因其家属同中共之间商业往来的利益冲突。
对于重启“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问题,“美国全球媒体署”在8月18日的新闻稿中说,现在迫切需要能够帮助互联网防火墙后面的人们安全访问网络和分享信息的技术。
帕克对此表示:“不同于‘美国全球媒体署’之前的那些认为‘互联网自由办公室’应该靠边站的领导,我认为加强针对互联网防火墙的规避技术是当务之急。阻止民众自由访问互联网信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资助一系列的互联网防火墙规避工具。”
在宣布重新启动“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同时,派克还正在着手重新建立对“全球媒体署”的规避技术开发工作的控制。之前,“全球媒体署”曾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全球媒体署”的部门,称为“开放技术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简称OTF)。
在“全球媒体署”内部,围绕规避互联网审查制度的工具和技术的开发,仍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争论之中,就是关于是使用开源技术还是闭源技术。
自从“互联网自由办公室”作为“自由亚洲电台”的一个项目成立以来,它一直坚定地站在使用开源解决方案的阵营中。
项目的前领导层“我行我素”
“互联网自由办公室”坚决排斥任何闭源的互联网自由工具,这可能是该项目的领导层在去年似乎表现失控的原因之一。
华盛顿政府的记录显示,2019年9月,当时担任“自由亚洲电台”和“互联网自由办公室”项目负责人的丽比•刘,以自己的名义将“开放技术基金”作为一家国内非营利性公司注册。
丽比‧刘是该机构注册文件中“实益所有人”一栏中的“注册人”。
“美国全球媒体署”的高级官员坚持认为,丽比‧刘没有得到该机构或任何政府组织的授权将“互联网自由办公室”分拆成自己拥有的实体。“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全部预算来自“美国全球媒体署”。
此外,据“全球媒体署”的高级官员透露,“互联网自由办公室”还搬出了其在“全球媒体署”总部的负担得起的办公空间,并以纳税人出资的租约搬到了华盛顿市中心一个昂贵的办公区。
此外,据官方称,“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甚至没有留下信件转发地址。“全球媒体署”的官员说,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寻找“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新办公室地址。
9个月后,帕克上任,他解雇了“全球媒体署”网络和“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负责人,包括丽比‧刘和一些董事会成员。
现在,正在进行中的一项诉讼试图使这些解雇决定变得无效,并解冻对“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拨款。诉讼声称这些拨款被“全球媒体署”的官员扣留。
该诉讼的律师还声称派克没有权力解雇网络主管和“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主管丽比‧刘,但遭到了“全球媒体署”高级官员的反驳。此外,“全球媒体署”的高级官员说,这笔款项不会从“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预算中一直扣留,这笔款项将按照修订后的时间表支付。
现在派克已经着手恢复对该部门的控制。
规避互联网审查制度
互联网审查机制主要是在中共和伊朗等集权统治下运作。
绕过这些审查机制是西方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目标,他们试图通过开放互联网来赋予专制政权下的公民自由浏览网络的权利,但是如何去做的方式经常引起激烈的争论。
争论中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关于,是应该使用开源软件还是使用闭源软件(通常被称为“专有软件” Proprietary)。
据“全球媒体署”透露,在开始,“互联网自由办公室”将资助每一种类型的一个项目。开放源码的Psiphon和思科(Cisco)的闭源专有的ACI都是重启后的“互联网自由办公室”的第一批资助目标。
著名人权专家、兰托斯人权与正义基金会(Lantos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 and Justice)主席卡特里娜‧兰托斯‧斯维特(Katrina Lantos Swett)在接受《大纪元时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兰托斯基金会主张为所有类型的互联网自由工具提供资金,包括防火墙规避工具。”
兰托斯‧斯维特也是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的前主席和副主席,并在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教授人权和美国外交政策。
“自由门(Freegate)和无界浏览(Ultrasurf)都是大规模防火墙规避工具,过去曾获得美国政府资助,我们很高兴看到未来的奖项能够颁发给那些经过了严格的实地测试和安全审查的技术。”
兰托斯‧斯韦特说:“我们还认为,所有接受了资助的“互联网自由”技术都应该得到持续的全面评估,以确保这些资金被用于最有效、可用的工具的研发。”
“美国全球媒体署”还将“开放技术基金”的实体纳入其资金拨款和监管范围。它和“互联网自由办公室”一样,一直在从事互联网防火墙规避工具的研发。
开源软件vs专有软件
一些专家不同意“互联网自由办公室”此前的对于闭源规避技术的教条式的排斥。
为数字业务提供统一云平台的澳大利亚公司CoreDNA在其官方网站上对该问题评论说:“公众可以免费使用和修改开源软件的原始设计。” “这意味着一个软件可以被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其他开发人员推断和迭代。”
CoreDNA关于这个主题的博客继续写道,因此,开源软件应该具有一个警告标签。
“尽管一个开放的、面向点对点的网络工具在理论上值得称赞,但它可能会让我们更容易受到流氓开发人员的攻击,这些开发人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网络。因此开源软件需要一个警告标签。”
该公司表示,而闭源专有软件则不需要那个警告标签。专有软件的源代码“不会与公众分享,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或改变。”
在对《大纪元时报》的进一步评论中,兰托斯‧斯维特说:“互联网自由是人权的下一个前沿”。
责任编辑:叶紫微#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