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中,有一个占据两浙的小国,居然在夹缝中生存发展了近百年,直至顺应天意,归顺大宋王朝。在这个小国家中,不仅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因为这一地区战争很少,所以生产发达,经济繁荣,其都城杭州更是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繁荣的大都市,史称“富兼华夷”、“百事繁庶”,有“地上天宫”之称。这个小国就是吴越国。
吴越国的开国者可追溯到唐朝末年辖有浙东、浙西十一州之地的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钱镠。他902年被唐政府封为越王,904年被封为吴王。907年,朱温篡权灭唐,建立“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建都杭州。
钱镠是一个心系百姓亦懂得如何治理国家的君王。考虑到吴越国国小孱弱,无法对抗中原王朝和周围强敌,他采取了“保境安民”的政策,一方面对外向中原王朝进贡以求得庇护,一方面对内发展经济,鼓励农民扩大田地,并在太湖流域加固堤坝来阻挡洪水的袭击。著名的钱塘江海棠塘也兴建于此时。此外,钱镠还组织人力扩建杭州城,疏通西湖,并扩建了灵隐寺。
吴越国的经济繁荣,使百姓富足安乐,整个国家祥和安定。两浙百姓还给钱镠起了个“海龙王”的称号,以表达对其的尊敬。而杭州在吴越建都后的几十年中的发展,为一百多年后南宋在此建都奠定了基础。
深谋远虑的钱镠临终时还告诫子孙“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就是说,在中国出现统一的形势时应迅速放弃割据。钱镠去世后,他最出色的儿子钱元瓘继位,其曾在吴越国开疆拓土中立下战功。但是继位九年后,他却在一次宫室大火中受到惊吓而死,其14岁的儿子钱弘佐继位,却执政不到八年也因病离世。钱弘佐的弟弟钱弘倧继任吴越王。因个性急躁、为人严厉,很快被权臣胡进思发动政变废黜。钱元瓘的第八子钱弘俶(亦称钱俶)被推上了王位。
钱俶自幼向佛,曾在天台山修行。即位后,他与父亲和两个哥哥一样,秉承爷爷钱镠的遗训,始终没有称皇称帝,而是一直向中原的朝廷称臣纳贡,以换取吴越国的和平。
建造四万八千座阿育王塔
古印度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有一个国王叫阿育王,他继位后不断征战。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率军征服了南印度的羯陵伽国,获俘虏15万余人,杀死了10万余人。深感罪孽深重的阿育王饱受折磨,在高僧的引导下,他其后放弃了武力征服的方式,并皈依佛教,广泛宣扬佛法,以佛法治国。他还把佛舍利分别装入84,000个宝函内,分散到各地,同时在各地兴建了许多舍利塔,供奉佛舍利,供人顶礼膜拜。今天西安的法门寺供奉的佛舍利据说就是其中之一。阿育王本人也被后世尊为护法大王。
一心向佛的钱俶王也决心向阿育王学习,在位期间,他亦以金、银、精钢等铸造了各种形式的阿育王塔48,000座,修建了数百座佛寺,并广传佛法。根据日本僧人的记载,钱俶之所以这么做,是感念征战杀伐过多,心中不安,当时他重病缠身,经高僧指点后下令造佛塔,以积功德,并达到保境安民的目的。
吴越阿育王塔的大小不一,塔身方形,每面刻半圆形,盒内刻佛像,从塔中铭文可知,这些佛塔分两次集中制造,其中相隔十年。其建造的阿育王塔实物,多出土于浙江、上海、福建、河南、河北等地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佛塔地宫、塔顶及塔身中。清乾隆时期,吴越王钱俶的二十八世孙著有一本《金涂铜塔考》,梳理了传世的阿育王塔和历代文献中记载过的阿育王塔。
手足情深
对于自己的哥哥、废王钱弘倧,钱俶手足情深,没有听从胡进思将其杀掉的建议,而是将其“徙越州(今绍兴),资给丰厚”,并派自己的贴身亲将薛温护卫,使其免遭胡进思派来的杀手的毒手。此事败露后,胡进思因忧惧出背疽而死。
不仅如此,钱俶还给哥哥“筑宫室,治园圃,花卉山石,池塘亭苑,奉废王日娱悦之,岁时供馈甚厚”。一次,钱弘倧在山亭上击鼓,声闻于外,守卫者报告给了钱俶,钱俶回应道:“吾兄以闲适为怀,非鼓乐不欢。”于是“命装金鱼水鼓四面奉之”。吴越人听说后,为吴越王对兄弟的友爱而感动。在钱俶的庇护下,他的这位个性张狂的王兄潇洒了二十多年后才因病离世。
对百姓仁爱之至
钱俶不仅对兄弟友爱,对治下的百姓也是施行仁政。《吴越备史》记载,在他归宋前,“时王募民垦荒田,勿取其租税,由是境内并无弃田。或有请纠遗丁以增赋,王命杖之国门。民皆大悦。”大意是他招募农民开垦荒田,不收取租税,这样使得国内没有一处荒芜的田地。有官员请示说,要找出那些不在册的劳动力,增加他们的赋税,钱俶即下令将其带到城门口施以杖刑。老百姓们都很高兴。
此外,在国内大旱期间,当钱俶听说有边民在卖儿卖女后,马上叫人用粮食去赎回来,还给那父母,并命令那里的官员开仓济贫,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这样爱护百姓的吴越王,自然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护。显然,其对手足和百姓的仁爱之心亦与其修佛密切相关。
为人俭朴 礼数周全
尽管在对待兄长、百姓方面,钱俶王不吝惜钱财,但他自己生活得却很俭朴。《宋史》记载,他“甚俭素,自奉尤薄,常服大帛之衣,帏帐茵褥皆用紫絁,食不重味”。絁,是一种粗布之类的织品。意思是他的吃穿用度都很简单,并不奢华。
笃信佛法的钱俶王“性谦和,未尝忤物”。每当中原的使者到来,他接待礼数周全。对于皇上所赐予的乘舆、服物、器玩,都罗列在庭院里,焚香祭拜,非常恭敬。
保俶塔的由来
963年,北宋首先出兵灭掉了荆南,接着陆续灭掉了后蜀、南汉。974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兵攻打南唐。南唐李后主曾致书向钱俶求援,称:“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对唇亡齿寒并不陌生的钱俶,却明了天意,能够审时度势,为了百姓的安危,没有援助南唐,而是遵从宋太祖的命令与宋军配合夹击南唐。
南唐灭亡后,宋太祖并未派军攻打吴越国,而是继续维持其从属地位。976年二月,钱俶与夫人孙氏、子惟浚奉命入朝,随行带了不少礼物,包括白金三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乳香五万斤,另有金玉宝器五千件、美酒数千瓶等。
据明代张岱的《保俶塔》记述,钱俶在临行前,因担心一家人被扣,就在佛前许愿:如能平安归来,一定造塔还愿。
到了京城,宋太祖以礼相待,同样给予丰厚的赏赐,还赏赐他宅子,并给予其两个旷古少有的恩典,一是赐钱俶“剑履上殿,诏书不名”,二是封钱俶夫人为王妃、王女为郡主。两个月后,就让他们回杭州了。走前,宋太祖赐给他一个封存得很密实的黄皮书卷,让他在路上秘密地看。在回程的路上,钱俶打开一看,全是大臣们劝皇帝把钱俶留在京城的奏章。钱俶感动万分,宋太祖的胸襟由此可见一斑。
回到杭州后的钱俶,遂造塔还愿。
顺天意归附大宋
在大宋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基本完成统一后,牢记先祖遗言的钱俶于978年五月,为“保族全民”,将“三千里锦绣山川”和十一万带甲将士,悉数献纳给中央政权,实现了和平统一,吴越国军民无一人死伤,也无丝毫的财产损失。
业已即位的宋太宗赵光义曾当面称誉钱俶说:“卿能保一方以归于我,不致血刃,深可嘉也”,并赐予其高官。与受到战争波及而残破的长安、洛阳、扬州、金陵等盛唐时最繁荣的大都市不同,免遭战火的吴越国的都城杭州从此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空前繁荣时期。北宋词人柳永在词作《望海潮》中生动地描述了杭州“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繁华景象。
归宋后低调生活
归宋后,虽然受到优待,但钱俶为避免引起猜忌,生活得小心翼翼。《宋史》载:“四月,从征太原,俶小心谨恪,每晨趋行阙,人未有至者,必先至,假寐以待旦。上知之,谓俶曰:‘卿已中年,宜避风冷,自今入谒不须太早也。’”大意是:钱俶跟宋太宗去攻打太原的刘继元,途中,钱俶每天早上去行宫觐见太宗,别人未到时,他已先到了,在一旁打盹儿等到天亮。这样勤勉,连太宗也看不下去了,劝他说:“你已到中年,宜避风寒,不需要太早来。”
983年十二月,钱俶第三次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兵马大元帅、国王、尚书令、太师等官职,宋太宗最后才诏令取消他的兵马大元帅职务。987年二月,宋太宗任命汉南国王钱俶为武胜军节度使,改封为南阳国王。钱俶长期生病,诏免入辞。钱俶第四次上表请求解除国王之职,皇上只同意改封许王,加食邑一万户、实封一千户,改赐安时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
988年二月,钱俶又被改封为邓王,食邑九万七千户、实封一万六千九百户,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同年八月,钱俶因疾病突发(亦有说法是吃了别人送来的药),半夜猝死,终年60岁。宋太宗听说后,哀痛不已,下令停朝七日,命相关官员送其灵柩到京城。后归葬河南洛阳县邙山贤相里之陶公原,“大臣素服送三十里”。
结语
钱俶的墓志铭说其“体貌肃如,神气穆若,语默存道,动静求仁,靡尚豫游,颇遵俭素,爱人善愈于己能,闻人过率以情恕,推诚于下,擢才不疑,儒雅自勤”。而其相信佛法,秉承先王遗言,是吴越国免于战乱的主因,这也是他身为国王最大的功绩。
北宋时曾任杭州知州的苏轼同样盛赞钱氏给吴越居民带来的福祉:“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明代的朱国祯更加明快地指出,钱氏“完国归朝,不杀一人,则其功德大矣”。诚如斯言。@*#
参考资料:
1. 《宋史》
2. 《吴越备史》
作者:刘晓 责任编辑:李婧铖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