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3) 終南遇師

张三非
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大纪元制图)

自號三丰

       

張三丰南行不獲,轉向西行,經西嶽華山,至寶雞。見此地山澤清幽,松濤蒼潤,正是靜修的好地方,於是「結茅聊息足」,又見山中有三尖山,秀靈之氣直衝天頂,於是自號三丰,更名全一,意為「從坤土之中植一根浩然之氣」。張三丰曾有幾個名號,《張三丰全集》有如下記載:

「(張三丰)嘗自言云:吾之名號,多與古今人同,知之即改,於心乃安,以故渺渺無定也。一名通,與本支遠祖高公之子同;一名金,與別支遠祖漢大司馬同,均見《留侯世家》。一名思廉,與元玉笥生字同;一名玄素,與唐大宗時言官同;一名玄化,與葛玄弟子同。因就兩名中,各取上一字,為玄玄子。又與太上聖號同,乃更為山峰。又與樸陽子同,復易為三峰。又與採戰者同,殊可笑矣。但此三峰之字,傳呼已久,不欲再行改更,因憶乾爻之連,而有坤爻之斷,不足以還純乾也,乃從坤土之中植一根浩然之氣,補其斷而全其一焉。自今以往,當更名全一,字三丰,名號於是乎大定。他若貌容疏野,不修邊幅,世人之呼我為張邋遢者,乃千古獨得之奇,有一無二之作也。」

自畫像-張三丰
張三丰自畫像,原像保存在明代李文忠公家藏文物第十種材料內,後被人發現,保存至今。(公有領域)

終南遇師

延祜元年(1314年),張三丰六十七歲,三十幾年訪道求真不得,眼看著身體漸漸衰老,乾坤茫茫,何處問大道?三十多年往來名山古剎,十萬黃金撒手空,萬般辛苦,衣破鞋穿師難面。張三丰點燃香炷,祈求神開示,炷香預示他向終南山去尋訪。張三丰依神示登上終南山,發現火龍真人正在等他。張三丰百感交集,相見恨晚。

「陳倉山下道人家,不種桑田不種麻。埋姓埋名藏僻地,自薪自汲老生涯。幾重石嶂撐如虎,一箇茅廬小似蝸。氣健身強年已暮,乾坤何處問丹砂!」(張三丰《小廬題壁》)

「心命惶惶亦可憐,風燈雨電逼華年。不登浪苑終為鬼,何處雲峰始遇仙。九死常存擔道力,三生又恐落塵緣。瓣香預向終南祝,應有真人坐石邊。」(張三丰《書懷》)

「白雲青靄望中無,已到仙人碧玉壺。拼卻茫鞋尋地肺,始瞻大道在天都。乾坤一氣藏丹室,日月兩丸曜赤爐。實與先生相見晚,慈悲乞早度寒儒。」(張三丰《終南呈火龍先生》)

火龍真人隱身終南,亦隱其姓名,沒人知道他的生平來歷,《神仙鑒》亦只記其號,說他具有物外風儀,世人只知其為古仙耳。火龍真人留有絕句道他來世只為度三丰:

「道號偶同鄭火龍,姓名隱在太虛中。自從度得三丰後,歸到蓬萊弱水東。」(《張三丰全集‧詩談》記火龍先生《偶吟》)

終南山-華山
終南山之翠華山。(Caitriana Nicholson/Flickr)

五、跨鶴青霄

火龍真人見等待的人到了,便悉心引領,仔仔細細將修道之真機密訣傳給張三丰,「所謂口口相傳,心心相授」(張三丰《玄要篇》自序)。四年之後,火龍真人再傳張三丰丹砂點化之訣,命他出山修煉。張三丰淚辭恩師,「出山尋侶助元功」(《出終南二首》),和光混俗者數年。泰定甲子(公元1324年)春,張三丰南至武當山,修煉九載而終成大道,這時張三丰已近九十歲。於是湘雲巴雨之間,隱顯遨遊。所謂「跨鶴青霄如大路,任教滄海變桑田」,「始信有此出世之法」(《玄要篇》自序)。

「生平好善訪仙翁,十萬黃金撒手空。深謝至人傳妙訣,出山尋侶助元功。一蓑一笠下終南,雲白山清萬象涵。他日大丹熔煉就,重來稽首拜仙庵。」(《出終南二首》)

「太和山上白雲窩,面壁功深似達摩。今日道成談道妙,說來不及做來多。」「九年無事亦無詩,默默昏昏不自知。天下有人能似我,願拈丹訣盡傳之。」(《太和山口占二絕》)

「玄素嘆人生光陰有限,富貴無常,若風燈草露,存沒倏忽,自古及今,比比皆然,深可驚省。以是日夕希慕大道,棄功名,撇勢利,雲遊湖海,遍訪名師,所授雖多,總皆旁門小法,行於身心無所益也。考諸丹經,而又不合,與道乖違。徒勞勤苦,性命惶惶,不得一遇至人,以了生平之願。延佑間,幸天憐我,初入終南,得遇火龍先生,詢是圖南高弟,綠鬢朱顏,儼乎物外神仙,春秋不知其幾許矣。玄素異之,禮拜師事,跪問大道。蒙師慈悲,鑒我精誠,初指煉己功夫,次傳得藥口訣,再示火候細微,與夫溫養節度、脫胎神化、了當虛空之旨,無不一一備悉,真所謂口口相傳,心心相授,得聞斯道,何幸如之。……十月功完,聖胎顯像,九年面壁,與道合真,跨鶴青天如大路,任他滄海變桑田,此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始信有此出世之法,雖有拱壁似先駟馬,爭如坐進此道,皆因廣積陰功,累行方便,得遇至人而成也。」(《玄要篇》自序)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張三丰】系列文章。

抢先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