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2年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宋唐综合报导)周六(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闭幕,在整个会议期间,以及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共并没有打算面对国内外政策的失误做出反思。相反,与所有的共产专制政权一样,中共将其困境归咎于外部势力的遏制和破坏。
分析认为,对比之前的党代会报告,10月16日二十大报告的部分内容发生了微妙但重大的转变,把一切都与中共政权安全挂钩,经济发展已不再是未来重点;在闭幕当日还把“斗争”放入党章,都表明中共的统治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与2017年19大报告基调明显不同,20大报告开辟了“国家安全(政权安全)”的全新章节,“安全”出现了91次,而2012年的18大报告中“安全”只出现了35次;“军事”一词出现21次,而在1982年的邓小平时代的12大上,只有4次;“斗争”一词出现了22次,而18大只用了5次“斗争”。
在中共日益被国际社会围剿的情况下,习近平也没有提到中共处于“战略机遇期”,这个词在过去20年里,一直彰显中共专注于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
自1987年的中共13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一词出现在每次党代会报告中。但这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一词在20大报告中完全消失。20大报告中还29次提到“腐败”,创下了毛泽东之后中共党代会的纪录。经过十年的反腐,习近平表示不会有任何松懈。
观察人士分析,习近平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他自己,中共领导人的集权不但会造成政策性灾难,令其听不到真话,而且使得面对中共强硬政策的西方,对华政策越来越清晰化。
“政权安全”首次登场
20大报告中专门有一个关于国家安全(政权安全)的全新章节,其中提到的“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都是19大报告中没有的新内容。
20大报告提出,要“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领域和阶段促进国家安全”,坚持“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出中共政权被国际社会围剿时的恐慌心态。
彭博社统计出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21年的九年间,习近平每年演讲中提及“经济发展”的次数,在2019年以前都显著多于“国家安全”。但是自那以后,“国家安全”词汇出现的频率实现反超,“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次数则一直都在增加。
在发展与安全关系上,20大报告引入了一个新的短语“确保发展和安全”。
彭博社分析说,如果表述发生变化,意味着中共领导人正式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至全新的高度。
兰德公司的分析师王昊(Howard Wang)说:“在这一表述中,发展仍然极其重要。但它没有成为独立的、比中国(中共)安全利益更重要的政策重点。”
王昊认为,北京最近的政策,例如收紧对大型科企的监管以及坚持“清零”政策,都显示其愿意承受经济成本以确保“安全”,尤其是“中共领导层的政治安全”。
报告还呼吁加强“反击外国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的机制”,北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批评美国的经济制裁,但这是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日益恶化的外部环境
在20大全文报告中说,中共正面临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外部对中国(中共)进行讹诈、遏制、封锁和施加最大压力的企图”,“外部压制和遏制中国(中共)的企图可能随时升级”。
报告继续警告“黑天鹅”(未预见到的、不太可能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和“灰犀牛”(明显的、影响较大的威胁,往往被忽视,如台湾独立)的风险。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金融时报》上发文说,20大报告中最令人不安的,是中共对迅速演变的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
陆克文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共党代会报告中,一直有一个标准的提法,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自2002年以来报告的表述是“中国正经历着一个战略机遇期”。但在20大报告中,这些标准化的说法消失了。很明显,中共不再排除在可预见的未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陆克文说,习近平描述了一个“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形势”,党必须“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同时也要“为风暴做好准备”,呼吁中共继续坚持“斗争精神”。习宣称,未来五年是“关键”期,要“提高军队打赢战争的能力”。
此外,在闭幕时,二十大还同意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写入中共党章。
20大报告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很悲观,其表述是“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
所谓的“大国关系”即中美关系。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近日的一份报告分析说,与19大报告相比,20大报告有两个重要变化。
首先,“合作”一词被“良性互动”这个不那么雄心勃勃的目标所取代,这表明中共政府可能认为合作前景黯淡,最多是希望有积极的互动。
第二,报告增加了一个大国关系的说法,即“和平共处”,这是一个常见的短语,但将其放进对大国的描述中,可能反映了中共政府对美中关系,呈负面趋势以及危机或冲突风险不断增加的担忧。
“政治体制改革”彻底消失
在中共整个改革时代,“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词一直被用来指扩大公众参与和监督。这个短语在1987年13大由赵紫阳明确提出。自1987年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出现在每一次中共党代会报告中。
1989年中共对民主运动进行严厉镇压之后,“政治体制改革”一词时隐时现,但从未消失。在1997年和2002年的党代会报告中,小标题中都提到了这个词。2007年的17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了五次,但没有出现在标题中。
到2017年中共19大召开时,习近平的色彩已经变得很清晰。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挥之不去,习报告中提到了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但在今年的报告中,仍然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提法,但“政治体制改革”彻底消失不见了,这是近40年来的第一次。
加大军事现代化的力度
关于中共军事现代化和国防的部分,与19大报告相比,20大报告篇幅更长,并有明显的变化。
报告全文特别要求在四个方面“加快”现代化:努力将解放军提升到“世界级标准”、“军事理论”、发展“无人驾驶的智能作战能力”,以及“发展现代物流”,这可能反映了中共军队面临最严峻挑战的领域。
除此以外,关于中共军队的部分有两个明显的变化。首先,它更加强调训练,特别是新承认中共“将更善于定期和以多样化的方式部署军事力量”,这在以前的党代会报告或其它权威文件中没有出现过,这表明中共军队可能想获得实际经验。
其次,报告对中共正在进行的核力量快速扩张,直接点头同意,称将“建立一个强大的战略威慑体系”,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台湾问题的延续性
在台湾问题上,20大报告并没有重大转变。由于中共制定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许多人将此理解为北京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期限。但报告并没有提供任何详细的统一时间表。
二十大还把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放入党章。
CSIS分析说,报告中的两个细微变化值得注意,但并不反映政策的重大转变。首先,报告中包含了19大报告中没有的声明,即中共反对“外国干涉”与台湾有关的事务。这反映出中共对美国和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支持越来越关注。
第二,报告提到,中共“加强了中国完全统一的战略举措”,“战略举措”一词并不新鲜,通常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关,但这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涉及台湾问题时使用该词,表明了北京希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在统一方面取得进展。
报告并没有预示台湾政策的改变,这并不令人惊讶。北京在2022年8月发布了一份台湾问题白皮书,其中更详细地阐述了其观点和方法。北京不可能在发布关于台湾问题的专门白皮书后,这么快就发出关于台湾问题的转折信号。
中共二十大对台湾问题的表述也引起美国关注。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10月21日表示,美国正密切关注中共二十大上有关台湾问题的言论。
国务卿布林肯也表示,北京做出了“根本决定,现状不再可接受,决心在更短时间内实现统一。如果和平方式做不到,就采取胁迫手段,若胁迫手段不起作用,就可能采取武力手段以达到目标”。
“这就是深度破坏现状,并造成极度紧张的原因。”他说。
全过程人民民主
20大报告中,出现了45次“民主”,但“民主”两字多出现在各种组合之中,比如“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国际关系民主化”等等,使其看起来更像形容词而不是名词。
其中“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次出现。分析认为,这是习近平为了维护中共的话语权,反击2021年美国的民主峰会,而编造出来的一个虚假概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意思就是人民自己不能代表人民,只有中共才能代表人民,全方位地控制民主过程。
习近平最大风险是什么
陆克文评论说,但很明显,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共“意识形态”的回归,无论是在中共国内政治还是在整个国际体系中。
《华尔街日报》分析说,中共对抗姿态并不能让人放宽心,但却让西方对华政策一度存在的模糊性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
《纽约时报》文章说,中共树敌越多,需要的压制就越多。唯唯诺诺的人围绕在习近平身边,可能会带来一种安全感,但它会切断与重要的真实信息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当那些信息令人不快的时候。中共政权为维持权力而告诉人民的谎言,最终会变成它告诉自己的谎言。
CNN报导说,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的统治以轻率的政策决定为标志,导致数千万人死亡,并毁灭了中国经济。
在过去十年中,习近平巩固了控制权,打破常规的第三任期,并有可能终身执政,其地位是自毛泽东后从来所没有的。但是,绝对的权力往往意味着绝对的责任,随着问题的增加,习近平将有更少的空间来逃避责任。
CNN说,中国的经济正在摇摇欲坠,失业率急剧上升,无休止的清零封锁正在对企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破坏,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危机之中,北京与全球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所(SOAS)所长曾锐生(Steve Tsang)认为,习近平长期统治中国的最大敌人是他本人。当他犯了一个巨大的政策错误,在中国造成混乱时,才有可能开始解体中共对权力的掌控。
美国21世纪中国中心主席谢淑丽(Susan Shirk)说,中国经济的很多问题,都是中国(中共)领导人自己造成的,中共官员“相互竞争,来证明他们有多忠诚,因为中共领导人提拔的是忠诚的人,而不是最能干的人”。
谢淑丽说,这种情况在清零政策上得到了体现,因为北京将清零政策与其领导力直接挂钩,所以地方官员热衷于遵循清零政策,来显示忠诚,保护他们的官位。◇
责任编辑:林妍#
抢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