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10月08日讯】最近广西桂林碧桂园降价售房被当局点名批评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碧桂园区域总裁被迫公开道歉,其它房企也被迫签“自律公约”;除此之外,湖北武汉、恩施、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邳州市、河南等地均出现了地方政府出面“约谈”和“护盘”的做法。
中国房价按照正常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早都应该崩盘了,可是十多年来在各路看家不断的看跌中不断地上涨。为什么房价应该下跌?专家通常说:中国的房屋空置率达到20%,中国人的房价与收入比高出国际好几倍。这些指标在中共治理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通通失灵。
房企盼降价销售加快回笼资金,地方政府却要约谈。实际上开发商的降价影响到中共政府的利益。
据中共财政部官网数据,近10年以来,中共政府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中共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平均数在25%左右。2008年中共财政总收入6万亿,中共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96万亿,占比约16%;而在2010年中共财政收入8.3万亿,中共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万亿,占比约32%。2018年财政总收入26万亿,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096亿元,占比约25%。财政收入10年增加了4倍,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年增加了大约7倍。
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比更高。2008年中共地方财政收入4.16万亿,中共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96万亿,占比不到25%;2013年中共地方财政收入接近6.9万亿元,中共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1万亿,占比接近60%,2018年中共地方财政收入9.79万亿元,中共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万亿元,占比将近66%。
央企国企无能 财政高度倚赖房地产税费
中共地方政府大半的收入来自于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包括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2018年合计为1.8万亿。房地产税费等各种收入占比全国财政收入3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0%以上。
而2018年,中央和地方国企一年的利润才2900亿元。
以上数据表明,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房地产业,所谓的“土地财政”名不虚传。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和统计年鉴的数字,土地出让金占商品房销售额的41%,最高时2010年占55.8%,也就是商品房一半的收入归了中共地方财政了。
根据行业分析数据,通常开发商的土地成本,约占房价的30%~40%;其次是建安成本,从打地基到最后带装修绿化,包括人工成本,大约占房价的30%~40%;关于资金成本,平均应该在10%左右;各种税收,包括营业税、契税、所得税、印花税、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大约占12%~15%;最后开发商利润,一般占房价8%~15%。
中共是中国唯一地主 掌控楼价涨跌
中共政府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是唯一的土地卖家。每一轮楼市上涨,与其说是房价涨跌,不如说是地价的上涨。房子本身不会涨,涨的是下面的土地。中共把握住了土地这个楼市命门,就可以调控楼市涨跌。经济再好,也能让房价跌,只要多卖些土地即可;经济再差,房价一样能涨,收缩供地即可。在中国楼市里,只有一个老大,其他人都只是混口饭吃而已。
通过高房价,中共政府才能把不值钱的土地卖出天价,所以说,高房价是中共的最爱。
西方国家,土地是私有制的。即便是东南亚国家,土地大多也流转到大地主手上去了,国家手上的土地不多。房企要建房子,除了少数土地可以从政府那边买,绝大部分土地是向个人收购的。
关于这个土地,在中共建政之前,本来也是属于中国人的私产,但是中共建政之后,通过土改和人民公社等运动,将土地从私人手中全部掠夺了。
中共建政开始便进行的土改,是为从政治和经济上彻底消灭中国农村精英阶层,从而达到控制农村政权的目的,同时,借口将土地分给农民,地主的私人土地全部被没收。
靠土改和人民公社 中共掠夺土地
从1953年开始,中共开始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强制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又剥夺了农民的土地。
学者估计,土改造成超过百万人死亡。苏南2742个乡之中,有200多个乡发生了乱斗乱打;据当时中共苏南区农村工作委员会的原始记录显示,一共有218个人被打、被吊、被迫下跪或者被剥光衣服。
前新华社社长穆青1950年6月2日在《内部参考》中报导说,河南土改运动中一个多月即发生逼死人命案件40余起。兰封县瓜营区在20天里逼死七个人。前中共广东省副省长杨立在《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一书中透露,1953年春季广东省西部地区的土改中有1156人自杀。当时广东省流行的口号是:“村村流血,户户斗争。”
在广东省,省委书记处书记古大存在东江地区调查以后报告说,乱打乱吊发展得很普遍,自杀现象很严重,追挖底财显得混乱。干部有宁左勿右思想:“打死地主100、死不了一个雇贫农,就不要紧。”牛荫冠晚年回忆晋绥土改:“曾经看到一位乡长被捆在树上,被人用树皮刮出骨头,惨死在路边。”
中共今天所卖给中国人的土地,每一寸都留有中国人前辈的苦痛与鲜血。#
作者:至清 责任编辑:李穹
抢先评论